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学报期刊咨询网是专业的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热点关注: 论文检索页是什么意思 如何证明自己发表的论文见刊了 可以快速见刊的普刊有哪些?
当前位置: 学报期刊咨询网学报论文范文》教师论文发表运用电教媒体突破语文教学的重难点

教师论文发表运用电教媒体突破语文教学的重难点

发布时间:2015-03-04 11:16所属平台:学报论文发表咨询网浏览: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电教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并提出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学生思维和启发创新。随着电教工具的不断发展,学生们学习语文知识的速度逐渐加快了,学生通过新颖的电教媒体更加轻松愉快的理解所学内容,同时老师引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电教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并提出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学生思维和启发创新。随着电教工具的不断发展,学生们学习语文知识的速度逐渐加快了,学生通过新颖的电教媒体更加轻松愉快的理解所学内容,同时老师引导性的教学也变得更加轻松,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还能更好的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论文关键词:教师论文发表,电教媒体,语文教学,重难点,创新能力

  电教媒体技术传输教学信息具有多重感官刺激、传输信息量大、传输信息量高、传输速度快、交互性强等优点,其进入校园并逐渐得到普及,极大地弥补了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对于教学方法的诸多限制,把课本中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可感的、特定的动手操作程序和观察程序,教师通过各种演示,将学生吸引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让他们在活动中比较、分析、综合,在一系列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为更好地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样也为教师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创设了优越的条件,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运用电教媒体手段,化静为动,化抽象语言为形象画面,从而加深理解

  教材中的某些内容比较抽象或复杂,学生感到陌生,教师也难以用语言讲清,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突破这些重难点。电化教学的优越性之一,就是能把抽象的变为具体的,把不动的变为活动的,并启示学生去思考、去理解、去发现。

  如《雨点》是一篇介绍雨点落进池塘、小溪、江河、海洋里的不同形态的文章。让学生初步认识池塘、小溪、江河和海洋,通过雨点的动态变化,认识它们的特点,激发对小雨点的喜爱之情。全诗共八行,四句,句式整齐,韵律优美。第一句抓住“池塘”里水波平静的特点,写雨点在那里“睡觉”;第二句抓住“小溪”潺潺流水的特点,写雨点在那里“散步”;第三句抓住“江河”奔腾不息的特点,写雨点在那里“奔跑”;第四句抓住“海洋”波涛汹涌的特点,写雨点在那里“跳跃”。用4个拟人化的词语生动地描绘了雨点落进池塘、小溪、江河、海洋里的不同动态。如果像过去一样,光靠苦口婆心的讲解,结果往往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一知半解。而运用电教媒体手段,效果就明显不一样了。

  在讲授时,可将网上精选下载的相关图片影视在多媒体屏幕上,教师再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睡觉”、“散步”、“奔跑”、“跳跃”四个词描述雨点落进池塘、小溪、江河、海洋里的不同动态。这样学生不仅会感到非常形象直观,很轻松愉快地理解课文的内容,而且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运用电教媒体手段,创设感知氛围,培养审美能力

  美育是人的全面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素质,语文学科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能力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要使学生获得美感,就必须让他们面对一个具体的审美对象,使他们有美的情绪体验,有愉快的心情。传统的教学方法,单靠语言来描述,缺乏情景渲染,往往不能使学生产生共鸣,难以发挥语文学科的美育功能。电教媒体能够发挥色彩动感、音乐声感等特有优势,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和谐的特定情景,增强真实感,直接让学生身临其境,进而融入自己的情感,深切体会其构造的意境,自然受到美的熏陶。

  《海底世界》是一篇有关海洋的常识性课文,全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具体、生动、有序的描述了海底的声音、动物、植物、矿藏,展现了一幅神秘有趣、色彩鲜艳、生动活泼、千姿百态的海底世界图。但学生面对的审美对象是已通过作者的笔凝化了的文字。为了使学生理解这些文字所蕴含的内容,就是要想方设法把这些抽象的语言符号转化为形象直观的图像。上这一课时,可以首先在多媒体屏幕上依次放出优美的海底世界图,图示播放海底的声音,学生仿佛一下子走进了海底世界,感受了海底的气息。再加上教师声情并茂的解说,学生整体感受了“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从而激发学生从小立下大志,长大探究海洋奥秘的情感。

  三、运用电教媒体手段,可化繁为简,加大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减轻学生课外学业负担,这是今年来教育界的共同呼声,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而要在四十分钟里增加课堂质量,单靠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达到这一目的,要想解决这一难题,还得依靠电教媒体手段的辅助。

  语文教材中有些文章篇幅较长,内容复杂,而课堂教学时间总是很有限的,如何指向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学完一篇知识较丰富的文章,且感到学有所获,印象深刻。我们可根据这类文章的特点,例如制作一张或几张表格等在多媒体大屏幕上展示出来,让学生一边看书,一边填表。在填表中把有关知识搞清楚或把重点内容理出来,教师再适当加以点拨,一节课会让学生收获很大,而且大大节省了教学时间。

  还有,在语文教学中少不了语言文字的训练。要领悟语言规律,最基本的方法是在比较中推敲。在语文教学中,不少教师通常采用以下四法:1、删。删去文中的特殊词语,让学生比较,体会遣词造句的精妙。2、换。把一词换成一个近义词或把句子换成另一种句式表达。让学生比较,体会原词或原句的准确、生动。3、添。通过添字,让学生明白惜墨如金。4、调。调换语序,让学生清楚原句中的每字、每词、每标点都是不能轻易改动的。这些语言文字训练,如果通过黑板演示显然费时费力。而把这些训练内容制成抽拉片、复合片等,通过动、静、分、合的投影,则不但增加训练的容量,而且提高了课堂效率。

  如在《春笋》这篇课文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这一语言特点,可在屏幕上显示这样的一句话:“一个一个从地里钻出来”,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文,比较一下原文与屏幕上的这句话有什么不同,哪种表达更好。接着让学生一边看雨后春笋冒出的动画,一边让他们反复品味两个关键词“钻”和“冒”的含义。通过比较分析,学生们感受到了“冒”写出了春笋即使在困难的环境下仍然能顽强向上,以及春笋对春天的向往。这个词用的非常形象生动。

  四、运用电教媒体手段,帮助学生思维,启发学生创新

  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是现代化教学的重中之重。语文教材中融入了许多科学知识与科技创新思想,语文教学中当然也要把培养合训练学生的这一能力作为本学科的重要任务来完成。电教媒体表现力强,信息量大,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画面,展示丰富的想象,进行积极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其思维向纵向发展,引发出创新意识。

  总之,使用电教媒体手段的目的(至少是目的之一),就是要看运用电教媒体有没有有效地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为电教媒体的优势,主要就是能把声、形、色结合起来,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变抽象的推理为形象化的学习与操作,使学生从直观感知中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有效地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所以,电教媒体运用的时机应着重放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上。

  当然,电教媒体技术终究是一种先进的教学辅助工具,只有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补充,并不能代替有主观能动性的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教师在运用电教媒体手段时一定要视具体情况,时刻把握教材,紧扣学生心理,抓住电教媒体的最佳作用点。绝不能生搬硬套,故弄玄虚,那样反而会冲淡和影响教学效果。同时,应用电教媒体手段也不应全盘抛弃传统教学,应正确处理好“扬”与“弃”的关系。正确认识了这一点,就能不断地挖掘出电教媒体辅助教学的更多潜在优势,使其能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充分地发挥它的作用,越来越充分地显示它的威力,帮助我们教师在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也使我们的语文教学真正走向现代化。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xuebaoqk.com/xblw/228.html

《教师论文发表运用电教媒体突破语文教学的重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