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学报期刊咨询网是专业的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热点关注: 论文检索页是什么意思 如何证明自己发表的论文见刊了 可以快速见刊的普刊有哪些?
当前位置: 学报期刊咨询网学报论文范文》学报投稿论文高校教师媒介素养的构成

学报投稿论文高校教师媒介素养的构成

发布时间:2016-05-21 10:46所属平台:学报论文发表咨询网浏览:

媒介素养的概念属地地道道的舶来品。据学者鲁宾分析,主要有三个层面,即能力模式、知识模式和理解模式。本文是一篇 学报投稿论文 范文,主要论述了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教师媒介素养的构成。 摘要:随着信息化和新媒体的发展,新兴媒体也渗透到高校师生的工作、

  媒介素养的概念属地地道道的舶来品。据学者鲁宾分析,主要有三个层面,即能力模式、知识模式和理解模式。本文是一篇学报投稿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教师媒介素养的构成。
  摘要:随着信息化和新媒体的发展,新兴媒体也渗透到高校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对高校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包括改变了师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影响到高校教学内容;催生了新的教学方式以及影响了高校教学秩序。为应对新媒体的冲击,高校教师的的媒介素养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教师的角色也发生转变,为适应新媒体教学环境和新的角色需求,高校教师需要具备五个方面的媒介素养,即新媒体认知和使用技能、关注力和信息识别能力、批判和创新意识、学习社区组织能力、教育责任意识。

  关键词:高校教师,媒介素养,构成

学报投稿论文

  “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作为教学过程的主导、教育研究的主体、教学改革的主力,高校师资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之一,在新媒体环境下,教师是学生如何有效学习的最大影响者,是学生学习的领导者和引导者,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其在高等教育中的广泛应用,对高校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一、新媒体对高校教师教学的影响

  (一)新媒体改变了师生知识获取的途径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重新定义了人们获取信息包括获取知识、获取能力的方式,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媒介接触和认识也在不断的扩大,媒介技术运用在高校得到了普及。据调查发现,当前高校教师媒介接触情况很普遍,“教师们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较高,互联网作为先进、快捷、方便的媒介,大家都乐于接触和使用。”同时,高校学生知识的获取途径不再是“教师讲授+教材”的单一途径,丰富而便捷的网络信息和网络课程资源使学生获取知识途径更加广泛,这对教师的权威性也带来一定的挑战。

  (二)新媒体不良信息对高校教学内容的影响

  信息技术和新兴媒体的发展,在给人们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给传统媒体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也带来了不良信息泛滥等新的社会问题,甚至关涉到国家的社会、经济、政治和国防安全等各个方面问题。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了高校师生的日常生活,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影响到高校课堂教学。如2014年底辽宁日报一篇《大学教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对高校课堂中的“呲必中国”的现象进行调研和分析,并呼吁高校教师不要再抹黑中国,年底求是网文章《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难在哪里》,都引起了一场关于针对高校课堂上“呲必中国”现象的广泛关注。大学课堂中的“中国形象”成为一个普遍性的问题,这不仅是政治思想工作的问题,也体现了部分高校教师在信息化社会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教育的责任。当前“呲必中国”的现象与部分高校教师的媒介接触及其素养有一定的关系,过分的“呲必中国”反映了部分教师在新型媒体环境下的信息鉴别能力弱和缺乏教育责任意识。

  (三)新媒体技术催生新的教学方式

  新媒体的发展给高等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全面的挑战,以MOOC为代表的在线教育给高等教育带来颠覆性的挑战,被认为是一场“数字海啸”席卷全球,为应对这一挑战,我国政府将教育信息化提高到了发展战略的高度,提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随着MOOC等在线教育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高校教学也兴起新型教学模式,比较典型的是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课程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四)新媒体对高校教学秩序的影响

  高校师生对新媒体的使用不仅影响了高校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同时,对高校教学的管理秩序也带来影响。一方面,目前,高校普遍存在新媒体的使用带来新的学风问题,尤其是移动媒体的使用给高校教学秩序带来新的问题,如高校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上课使用移动媒体、利用手机作弊、新媒体不当使用等新的学风问题;另一方面,新媒体带来的新型教学模式挑战了传统的课堂管理,教师面对互动式的教学模式,需要重新思考课堂教学和考核方式等教学秩序问题。

  二、 面对新媒体对高校教师媒介素养的内涵

  (一)新媒体与媒介素养

  新媒体与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紧密相连,并占据着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影响。随着信息全球化和中国传媒的高速发展,大众传媒形态日益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人们越来越多的依赖大众传媒来获得信息和知识,但随之传播的信息剧增,也催生了许多问题。对纷繁复杂的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及使用能力、判断以及认知能力,即媒介素养已成为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的素养和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什么是媒介素养?复旦大学媒介素养小组认为:“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这个定义鼓励公民善用媒体、积极的制造媒体产品,成为对信息具有主动的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品质。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教师媒介素养的内涵

  数字媒介素养作为各学科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项关键技能,其重要性日益显现。有别于一般受众,高校教师兼具受众和传播者的双重角色。高校教师不但是媒介的使用者,也是媒介传播的参与者。身负教育和科研双重重任的高校教师,既是大学生的引路人,也是学术精英,往往成为某一领域的“意见领袖”。作为受众,高校教师应能够正确理解分析媒介信息,提出批判意见,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作为传者,高校教师要自觉接受传媒素养教育,强化自身的传媒职业精神。因此,可以将高校教师的媒介素养定义为:高校教师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建设教育资源,并且有效利用媒介教育功能的能力和素质。高校教师媒介素养水平对高校教育教学具有深刻影响,它不仅有利于专业知识的扩展,提高专业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教师引导主流意识,提高高校课堂的正能量。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的高校教师媒介素养的构成

  媒介素养是多维的,不仅仅是对信息的认知和技能,还包括情感、态度、道德等多个维度,对高校教师媒介素养不仅要进行内涵分析,还需要对高校教师媒介素养进行分解。这里可以将高校教师媒介素养分解为为五个方面:新媒体认知和使用技能、关注力和信息识别能力、批判和创新意识、学习社区组织能力、教育责任意识。

  (一)新媒体认知和使用技能

  高校教师对待新媒体要有理性的认识和具备新媒体技术的使用能力。对新媒体的认知包括对新媒介基本常识的认知,对媒介功能、属性的认知,对媒介传播中自我角色的认知,以及对媒介影响力、对媒介负面信息的理解等。新媒体的使用技能是在新媒体对教学的渗透过程中,教师应具备的教育媒体技术能力,包括能正确地使用新媒体技术的能力,包括:新媒介信息的加工和制作的能力,新媒介信息检索和参与能力,社会化媒介使用的能力,利用新媒介促进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能力。

  (二)专注力和信息识别能力

  新媒体带来信息获取的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无关信息的干扰和注意力过多的被分散。如搜索引擎的使用,在过去,教师检索信息一般通过图书馆查阅书本或期刊,这些书本和期刊都是经过筛选和复核的言,而搜索引擎的使用大大提高了信息查阅的速度,却带来了所获取的信息的权威性问题,网络上获取的大量信息没有了出版社或编辑的把关,需要依靠个人的识别能力,同时,也带来无用信息的干扰,注意力被分散。因此,专注力和信息识别的能力是新媒体时代的一项重要能力,高校教师对于学生而言是知识和言论权威性,在纷繁的网络世界,需要更高层次的专注力和信息识别的能力。

  (三)批判和创新意识

  高校教师不仅需要对无关和不良信息的识别能力,还需要具有对网络信息的批判能力和创新意识。高校教师对待自己和学生获取的信息具有一定的批判能力,这不仅停留在信息的辨别上,还需要建立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具备理论的高度。高校教师职业的重要特征在于创新,高校教师不应当成为信息的追随者,而应当是引领者,因为,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问题的发现者和知识的创造者。

  (四)学习社区组织能力

  新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能够让用户创建和使用在线的内容,是“多对多”参与性媒体。在新媒介环境下,教学资源来源不再是单一的教材和教辅,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等新媒体工具中迅速找到自己所需的学习资源,包括各类文本信息和在线课程等,进行自主学习,甚至可以开展互动式或参与式的学习。教师不再是知识获取的唯一的权威,在新型教学模式下甚至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指向者或合作者,教师和学生们可以构成一个学习社区,在这个学习社区中,教师则是这个学习社区的组织者,规则并引导学生的参与和协作。

  (五)教育责任意识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教师切实肩负“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一言一行无不影响着广大青年学生。高校教师在工作中要时刻牢记教师的育人使命,在课堂上不能发表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违反法律和道德以及低俗等的不当言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同时,也要自觉网络舆论道德,不随意发布或者转发不良信息和网络谣言,并能够对学生的网络言论进行积极引导。

  总而言之,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及其在高等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正在改变高校教师的工作模式,高校教师将从知识权威变为具有共享意识的知识资本的重新配置者和优质教育资源的推送者,从知识的灌输者变为个性化学习顾问和教学交互的促进者。因此,高校教师的媒介素养问题至关重要,美国新媒体联盟发布的《地平线报告(2014)》指出“数字媒介素养不只是关乎工具,更多地关乎意识,纯粹基于工具和平台的技巧和标准并不持久。”在新媒体背景下,不能只注重高校教师的数字媒介技术能力,更要促进教师数字媒介素养各个方面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美]霍华德・莱茵戈德 著.张子凌 译.网络素养:数字公民、集体智慧和联网的力量.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2]黄新宇,黄彩红.广西地级市高校教师媒介素养调查报告――以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玉林师范学院、河池学院为例.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5).

  [3]张志安, 沈国麟.一个巫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对中国大陆媒介素养研究的回顾和简评[J].新闻记者,2004,(05):11.

  [4]李晓东.“慕课”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与对策[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4,(02).

  [5]易菲,唐瑾燕,高蒙.MOOC时代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研究[J].软件导刊,2014,(04).
  学报投稿论文发表期刊推荐《广西教育》办刊宗旨:坚持为教育行政服务、为教育改革服务、为广大师生服务,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传播现代教育科学理论,报道教育改革发展动态和优秀典型,反映广西教育发展的新思想、新经验、新风貌、新成果,指向教师继续教育,提高教师教育理论修养和综合素质,促进教师队伍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引导。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xuebaoqk.com/xblw/459.html

《学报投稿论文高校教师媒介素养的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