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学报期刊咨询网是专业的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热点关注: 论文检索页是什么意思 如何证明自己发表的论文见刊了 可以快速见刊的普刊有哪些?
当前位置: 学报期刊咨询网学报论文范文》长江流域防洪规划中期评估

长江流域防洪规划中期评估

发布时间:2020-03-26 17:53所属平台:学报论文发表咨询网浏览:

摘 要:防洪是长江治理与保护的首要任务,2008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长江流域防洪规划》,明确了近期(2015年)和远期(2025年) 的规划目标和总体布局。目前,近期规划水平年已过,流域防洪减灾面临着新形势、新挑战,中央新发展理念对流域防洪治理提出了 新的要

  摘 要:防洪是长江治理与保护的首要任务,2008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长江流域防洪规划》,明确了近期(2015年)和远期(2025年) 的规划目标和总体布局。目前,近期规划水平年已过,流域防洪减灾面临着新形势、新挑战,中央新发展理念对流域防洪治理提出了 新的要求。在全面对照检查近期规划目标和任务完成情况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规划实施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根据流域防 洪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提出了中期评估意见以及今后规划实施的建议,以使剩余规划期内规划执行更加符合长江流域实际情况, 也为下一轮规划的编制奠定基础。

  关键词:中期评估;防洪规划;防洪形势;长江流域

长江流域

  0 引 言

  长江是世界第三、中国第一大江河,流域面积约 180 万 km2 ,流域内聚集了全国33%的人口,创造了35.4% 的国内生产总值,是我国经济重心所在、活力所在。同时, 频繁而严重的洪涝灾害也威胁着流域广大地区,特别是经 济发达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制约了经济社会发展,历来 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1998年大洪水后,党中央、国务院 高度重视长江流域的防洪减灾工作。按照水利部统一部 署,长江水利委员会组织流域内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开 展了长江流域防洪规划编制工作。

  2008年7月,国务院以 国函〔2008〕62号正式批复了《长江流域防洪规划》(以下简 称《规划》)。 《规划》批复以来,长江流域开展了大规模的防洪工程 建设,基本形成了规划拟定的综合防洪体系,防洪能力显 著提高。但随着防洪工程建成投运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长江流域面临新的防洪形势和新的防洪保安需求。目前, 近期规划水平年(2015 年)已过,为了进一步推动《规划》 顺利实施,十分有必要对照检查规划目标和任务的完成 情况,客观分析规划实施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查找 产生问题的原因,以使剩余规划期内规划执行更加符合 长江流域实际情况,更好支撑长江经济带建设与发展。同 时,在近期水平年规划执行情况评估的基础上,进一步研 究提出《规划》的优化调整意见,对未来需要继续深入研 究的问题提出建议,可为下一轮规划的编制奠定良好的 基础。 本文以2016年为基准年,通过收集整理规划实施以来 长江流域防洪体系建设情况,对流域防洪规划各项措施的 实施情况和实施效果开展全面评估,总结以往防洪建设的 成就和经验,分析评估规划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 长江流域防洪规划中期评估意见,并对今后规划实施提出 建议。

  1 长江流域防洪规划主要成果

  1.1 规划指导思想

  《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 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为依据,按照“蓄泄兼筹、 以泄为主”的防洪治理方针,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 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加强长江流域防洪建设,进一步 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的总体布局,以反映三峡工程及上 游大型水库建成后防洪形势出现的新变化,满足经济社会 可持续发展对防洪的要求;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 念,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合理、有序、综合开发利用 长江,给洪水以出路,适度承担洪水风险;统筹协调防洪减 灾与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关系、防洪建设与洪水管理的关 系,加强依法治水,科学治水,提高长江流域防洪减灾能 力,为维护健康长江提供防洪安全保障。

  1.2 防洪标准

  流域防洪标准是反映流域内各工程总体防御洪水能 力的指标,与流域的具体情况及流域内工农业发展状况、 要求及国民经济可承受的能力密切相关。根据长江中下游 平原区的政治经济地位及曾发生的洪水及洪灾情况,依据 《防洪标准》(全称)确定长江中下游总体防洪标准为防御 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最大洪水(即1954年洪水)。长江上 游干流及主要支流总体防洪标准应达20年一遇,同时对流 域内已发生的造成严重灾害的大洪水要有可靠的防御对 策,确保重点地区防洪安全。

  1.3 防洪减灾目标

  《规划》以2015年为近期规划水平年,以2025年为远 期规划水平年。 《规划》规划到2015年,巩固、完善现有防洪体系,考虑 三峡工程建成后对长江防洪的作用和影响,加快长江综合 防洪体系建设,使荆江地区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在遭 遇类似1870年特大洪水时有对策和措施,两岸主要防洪大 堤不溃决,避免发生毁灭性灾害;城陵矶以下河段能防御 1954年洪水;重要蓄滞洪区能适时按量使用;主要城市、洞 庭湖区和鄱阳湖区重点圩垸、主要支流堤防基本达到规定 的防洪标准。初步建成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以监测、通信、 预报、预警等非工程措施为主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防灾减 灾体系。

  2 长江流域防洪规划实施效果评估

  2.1 近期规划实施情况评估

  (1)堤防工程。长江上游干流堤防达标率约85%,中下 游3 900余km干流堤防全线达标;洞庭湖区11个重点垸、 鄱阳湖区 46 座重点圩堤围堤达标率分别约为 95.5%、 98.7%;重要支流中汉江遥堤、赣抚大堤等重要堤防达标, 其他主要支流堤防建设滞后,达标率偏低。

  (2)防洪水库。长江上游干支流规划预留防洪库容约 400.00 亿 m3 ,目前已建成重要防洪水库 21 座,防洪库容 364.63亿m3 ,占规划预留总量的91%;在建4座,防洪库容 126.03亿m3 ,上游水库工程建设进展顺利;中游汉江丹江 口水库已按正常蓄水位170 m加高,具备运行条件;沅水五 强溪、赣江万安水库虽已按扩大防洪库容规模完建,但因 库区淹迁问题,目前仍维持初期规模运行。在近期规划兴 建的水库中,除澧水宜冲桥水库因受库区淹没自然保护 区、移民防护和枝柳铁路影响尚需进一步论证外,其他近 期规划兴建水库均已完建。1998年大水后,中央加大了病 险水库除险加固的投资力度,长江流域内共完成了99座大 型水库、930座中型水库和358座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基 本完成近期规划要求。

  (3)蓄滞洪区。长江中下游规划安排42处蓄滞洪区(原 规划40处,后洪湖蓄滞洪区分成东、中、西3块),目前已完 成围堤加固的蓄滞洪区33处,围堤加固正在实施的蓄滞洪 区1处,围堤长度达标率约83%;已建分洪闸的蓄滞洪区5 处,在建分洪闸的蓄滞洪区4处。蓄滞洪区安全建设严重滞 后,仅基本完成荆江分洪区、围堤湖垸、澧南垸、西官垸4处 蓄滞洪区安全建设,正在开展钱粮湖、共双茶、大通湖东、 康山等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如遇1954年型洪水,大多数蓄 滞洪区无法实现适时适量分洪。

  (4)河道整治。对直接危及重要堤防安全的崩岸段和 部分河势变化剧烈的河段进行了治理,规划确定的近期治 理目标基本实现。其中长江中下游14个重点河段河势得以 控制,达到岸线基本稳定;洞庭湖区与鄱阳湖区局部洪道 实施了疏浚、清障等河道整治工程,减缓了洪水位抬高 趋势。

  (5)平垸行洪、退田还湖。1998年以来对长江中下游干 流、洞庭湖区及鄱阳湖区部分洲滩民垸实施了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共平退圩垸1 442处,恢复调蓄容积178.34亿m3 , 接近规划目标。未完成规划任务的圩垸内人口规模和经济 发展规模迅速扩大,现状搬迁难度非常大,难以实施。目前 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内仍有洲滩民垸406个、约130万人, 洞庭湖、鄱阳湖区还有万亩以下圩垸133个、约59.77万人。

  (6)城市防洪。列入近期规划的 18 个防洪城市(包括 13个全国防洪重点城市,重庆、昆明、贵阳市,以及洞庭湖、 鄱阳湖区地级市)城区干流堤防基本达标;部分城市(如安 庆、荆州、重庆等)内湖或支流局部堤段未达标,其他防洪 城市原规划城区基本达到相应近期规划防洪标准。

  (7)除涝工程。经多年治理,长江中下游已初步形成 “高低分排、先田后湖、自(排)提(排)、排蓄并重”的治涝体 系,多数易涝区现状排涝能力达到5年一遇至10年一遇。 但由于湖泊围垦降低区域调蓄洪水能力,再加上排涝设施 建设滞后或建设标准低等影响,长江中下游部分重点区域 排涝能力仍显不足。

  (8)非工程措施。流域内已建成报汛站达13 000多个, 基本形成了一个分布及配套比较合理、项目较为齐全的流 域水文测报站网体系;制定了干流及主要支流洪水作业预 报方案;防汛指挥系统一期、二期工程已经完成并投入使 用;逐步完善了《长江防御洪水方案》《长江洪水调度方案》 防洪调度预案体系,各种管理法律也正抓紧制订;山洪灾 害监测预警系统和水库群联合调度系统初步建立,这些非 工程措施在近年来的防汛抗洪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2 规划实施总体效果评估

  按照“蓄泄兼筹、以泄为主”的防洪治理方针和“江湖 两利”“ 左右岸兼顾、上中下游协调”的指导原则,目前长江 流域基本建成了以堤防为基础,三峡工程为骨干,其他干 支流水库、蓄滞洪区、河道整治相配合,平垸行洪、退田还 湖、水土保持等工程措施和防洪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防洪 减灾体系。长江中下游3 900余km干流堤防全线达标,汉 江遥堤、赣抚大堤等重要支流堤防达到规划标准,洞庭湖 区、鄱阳湖区重要堤防和洞庭湖“湘、资、沅、澧”四水、鄱阳 湖“赣、抚、信、饶、修”五河等其他主要支流堤防防洪能力 明显提高;长江干支流已建成包括三峡、丹江口水库在内 的重要防洪水库55座,防洪库容约625.00亿m3 ,在拦洪削 峰、减轻中下游防洪压力方面作用显著;长江中下游干流 规划的 42 处蓄滞洪区逐步推进,已完成 33 处围堤加固,5处分洪闸建设,4处安全建设,正在开展钱粮湖、共双茶、 大通湖东、洪湖东分块等蓄滞洪区建设;开展了长江中下 游干流河道治理,对直接危及重要堤防安全的崩岸段和部 分河势变化剧烈的河段进行了治理;实施了平垸行洪、退 田还湖圩垸 1 442 处,恢复调蓄容积 178.34 亿 m3 ;水土保 持、山洪灾害防治、重点易涝区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完成 了流域内99座大型水库、930座中型水库以及大量小型病 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已建成报汛站达13 000多个,初 步建立了水情信息采集系统,其他通信预警系统及各种管 理法律法规等非工程措施也正逐步完善。 规划工程实施后,经近些年大水检验,发挥了较大的 经济、社会效益。

  2012年、2016年和2017年大洪水时,流域 防洪体系发挥的防洪减灾经济效益分别为 495.98 亿元、 1 797.26亿元和301.87亿元。在现有防洪工程体系作用下, 若再遇1870年洪水,考虑三峡等上游21座控制性水库拦 蓄,荆江河段超额洪量为56.20亿m3 ,适当加大三峡水库拦 蓄,分蓄超额洪水只需动用荆江分洪区;若再遇1954年洪 水,长江中下游地区超额洪量为350.00亿m3 ,相较于规划 时492.00亿m3 超额洪量已大幅减少,根据规划实施前后淹 没指标减少值和洪灾损失典型调查综合指标分析计算,防 洪减灾经济效益估算为9 250亿元。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 防洪安全度提高,大幅减少了防汛抢险的强度和压力,避 免遇特大洪水时可能发生的毁灭性灾害,为经济社会发展 和人民安居乐业提供了有效的防洪安全保障。

  3 长江流域防洪形势分析

  3.1 现状防洪能力

  随着长江防洪体系的逐步完善,尤其是三峡水库及上 游控制性水库的投入运行,长江流域防洪能力有了较大提 高,特别是荆江河段防洪形势有了根本性的改善。目前,长 江干支流主要河段现有防洪能力大致达到:荆江河段遇 100年一遇及以下洪水,可控制沙市水位不超过44.50 m, 不需要运用荆江分洪区;遇1 000年一遇或类似1870年特 大洪水,配合荆江地区蓄滞洪区的运用,可控制沙市水位 不超过45.00 m,保证荆江河段行洪安全。城陵矶及以下干 流河段通过三峡等干支流水库调蓄,考虑蓄滞洪区的运 用,可防御 1954 年洪水;遇 1931 年、1935 年、1954 年大洪 水,通过三峡水库的调节,可减少分蓄洪量和土地淹没。汉江中下游依靠综合措施可防御1935年同大洪水(约100年 一遇),赣江可防御20年一遇至50年一遇洪水,中下游其 他支流大部分可防御10年一遇至20年一遇洪水。

  3.2 流域防洪减灾体系中的薄弱环节

  近年来的防洪实践表明,长江流域防洪体系建设还存 在以下主要问题:①规划安排的蓄滞洪区分洪运用困难, 蓄滞洪区安全建设严重滞后,42处蓄滞洪区仅4处完成安 全建设,很难实现“分得进、蓄得住、退得出”的要求。②平 垸行洪、退田还湖未按规划安排全部实施,且部分单退垸 存在移民返迁的情况;未实施的洲滩民垸长期受洪水威 胁,且堤防标准低、防洪设施简陋,经济条件和生存环境处 于落后水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无法得到保障。③部分 上游干流河段和长江重要支流堤防防洪能力偏低,部分支 流亟待建设防洪水库或挖掘已建水库的防洪潜力。

  ④因湖 泊围垦降低区域调蓄洪水能力,再加上排涝设施建设滞后 或建设标准低等影响,长江中下游部分重点区域频繁易涝 成灾。⑤部分防洪城市(如安庆、荆州、重庆等)局部堤段未 达规划防洪标准,尚未形成防洪封闭圈;已达近期规划标 准的部分城市,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及城市发展需求,城市 范围拓展,局部开发区的防洪标准有待进一步提高。⑥防 汛法规制度、组织指挥、应急管理、社会保障、科技支撑等 防洪非工程体系需进一步完善,距实现流域防洪治理从注 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 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仍有较大 差距。

  3.3 流域防洪面临的新要求

  (1)经济社会发展对防洪提出新要求。随着长江经济 带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沿江城镇化格局不断优化,长江 流域的城市化率将不断提高,人口数量和社会财富显著增 加使得洪灾风险加大,对防洪减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 此同时,长江中下游蓄滞洪区以及汉江、洞庭湖“湘、资、 沅、澧”四水等支流的分洪民垸内人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 康的愿望迫切,蓄洪垦殖模式已不适应现代蓄滞洪区建设 与发展需求,需要根据防洪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蓄滞洪区 布局,对确需保留的蓄滞洪区探索适应新形势的建设和管 理思路。此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长江中 下游沿江各省(直辖市)多次提出要提高长江干堤防洪控 制水位和部分堤段设计标准。

  (2)生态文明建设对防洪提出新要求。党的十八大 以来,党中央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 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按照生态文明建设要求,需要加 强洪水行蓄洪空间的维护和保护,促进人水和谐。历史 上开展蓄洪垦殖工程建设,在提高沿岸土地开发潜力、 消除血吸虫病危害的同时,导致江湖连通被阻断,从解 放初期至今,大通以上直接通江湖泊面积由 1.72 万 km2 减小至 0.65 万 km2 ,需要结合支流和部分蓄滞洪区的建 设加强江湖连通和区域河湖连通,修复湿地生态。此外, 干流有洲滩 400 余处,总面积约 2 500 km2 ,洲上人口约 130 万人,洞庭湖和鄱阳湖区还有万亩以下圩垸 130 余 处,垸内人口约 60 万人,应结合防洪保安、生态建设等研 究其系统治理方案。在防洪工程建设中也要融入生态文 明的理念,尽可能的保留河流湖泊的自然形态和水生生 物生存空间,采取生态护坡、护岸等工程结构形式,保持 河流水生生物栖息地功能和自然景观,保护和合理有序 利用河湖岸线资源。

  (3)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带来的新挑战。受全球气 候变化影响,长江流域极端天气事件频发,部分区域发生 短历史、高强度的降雨。2016年汛期湖北多地短历时降雨 量排历史第一;2017年洞庭湖的湘江、资水和沅江发生历 史罕见的洪水。长江流域中小型水库、中小河流数量众多, 是面临极端天气事件相对最为薄弱的环节。为了有效应对 极端气候条件下局部区域甚至全流域可能发生的超标准 洪水,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洪水预报预警和超标准洪水防 御方案等非工程措施,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加快向洪水风 险管理转变。

  4 中期评估意见及规划实施建议

  4.1 中期评估意见

  《规划》近期总体实施情况较好,长江流域综合防洪体 系基本建成,实施以来取得了巨大的防洪减灾效益,实践 佐证了《规划》指导思想正确、规划目标及防洪总体布局基 本合理。规划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蓄滞洪区 安全建设严重滞后,部分洲滩民垸难以实施“平垸行洪,退 田还湖”等,这些问题均与国家投资政策以及地方社会经 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需在下阶段深入开展专题研究。

  长江流域防洪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时期流域治理与保护的新理念、新要求,对《规划》实施赋予了更新、更高的使 命和内涵,既要适应新变化,解决新问题;又要与时俱进, 运用新时期治水理念,构建人水和谐的生态防洪保障体 系。因此有必要适时开展《规划》修编工作。现阶段迫切需 要尽快启动相关重大问题研究,在此基础上适时修订完 善长江流域防洪规划:①结合目前国家经济实力、技术水 平和防洪要求,论证提高长江干流行洪能力和防洪控制 水位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分析由此带来的减少蓄滞洪区 数量和运用几率产生的社会环境效益,优化长江防洪布 局。②参照生态移民、移民建镇等政策,研究既保障洲滩 行洪、生态栖息空间,又解决洲滩上人口防洪保安、适度 发展问题的合理可行方案。③研究破解蓄滞洪区建设和 管理难题的方案,制定蓄滞洪区建设模式和运用补偿机 制。④进一步加强洪水风险管理,研究细化防御超标准洪 水和特大洪水的应对方案,强化行蓄洪空间保护和防洪 工程系统管理。

  4.2 规划实施建议

  落实“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水利改革发 展总基调的要求,深入分析流域防洪薄弱环节,对近期规 划尚未实施,且实施条件较好的项目建议继续实施;对《规 划》中难以推进的项目和防洪需求发生较大变化的项目建 议适时调整;对《规划》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新问题和新要求 建议适度开展科学研究。

  (1)继续实施建议。

  加强长江上游干流及汉江、嘉陵 江、滁河等主要支流堤防护岸工程建设,启动洞庭湖区、鄱 阳湖区重点圩垸堤防巩固建设;在识别、协调水库工程与 生态保护红线的符合性、管控要求的基础上,推动规划安 排的防洪控制性水库建设,尽快完成规划内小型水库除险 加固;加快推进城陵矶附近区钱粮湖、共双茶、大通湖东、 洪湖东分块,武汉附近杜家台,湖口附近康山等重要蓄滞 洪区工程建设和安全建设,并结合城市发展,尽快启动武 湖、涨渡湖等蓄滞洪区工程建设与安全建设前期工作,探 索城市周边蓄滞洪区建设模式,在先行开展重要蓄滞洪区 建设的基础上,有序推进一般蓄滞洪区的示范建设;继续 加强长江中下游干流河段的崩岸治理与河势控制,开展洞 庭湖四口水系(松滋、虎渡、藕池、调弦水系)综合整治和洞 庭湖区洪道及“湘、资、沅、澧”四水尾闾、鄱阳湖“赣、抚、 信、饶、修”五河尾闾河道治理;重点提高山洪灾害的监测、预警水平,细化群测群防措施,巩固提升山洪灾害防御非 工程措施;加强洞庭湖区、江汉平原区、鄱阳湖区、沿江圩 区等重点涝区治理;加强现代先进技术与暴雨洪水监测预 报、防洪工程联合调度等业务应用的融合,提升流域防洪 工程体系保障能力。

  (2)适时调整建议。

  按照新时期治水思路和水利改革 发展总基调,对防洪治理思路做出新的调整;根据长江中 下游防洪形势变化情况、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适时 对蓄滞洪区布局进行调整;在满足长江防洪总体要求的前 提下,妥善处理好洲滩民垸行蓄洪与自身防洪保安的关 系,加强行蓄洪空间管控;在充分论证方案可行性、经济合 理性的基础上,对长江中下游防洪布局进行优化调整,开 展《规划》修编工作。

  (3)开展重大问题研究。

  破解蓄滞洪区建设滞后困境, 协调防洪与发展问题,研究大城市群增长极经济发展态势 和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城市和乡镇周边蓄滞洪区建设模 式;突出“以防为主,防抗救结合”的防洪减灾理念,深入开 展流域控制性水工程联合调度,挖掘防洪工程体系联合效 益;加强行蓄洪空间管控,结合城市发展空间布局和防洪 风险分布,研究洲滩民垸搬迁和管理模式,绘制流域级国 土空间利用风险区划蓝图;协调区域防洪与流域防洪,强 化跨界河流上下游、左右岸防洪体系建设标准,明确感潮 河段防洪标准,研究长江流域防洪控制水位调整方案;正 确处理防洪与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关系,强化水系连通,研 究区域间排涝通道“泄水与供水”一路两用的协调关系,优 化流域区域防洪排涝工程布局等。

  参考文献

  [1]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 长江流域防洪规划[R]. 2008.

  [2] 魏山忠. 新时期长江防洪减灾方略[J]. 人民长江,2017,48(4):1-7.

  [3] 长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 长江流域2012年防汛抗旱减灾工作总结 [R]. 2012.

  [4] 长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 长江流域2016年防汛抗旱减灾工作总结 [R]. 2016.

  [5] 长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 长江流域2017年防汛抗旱减灾工作总结 [R]. 2017.

  [6] 要威. 新形势下长江蓄滞洪区建设与管理思考[J]. 长江技术经济,2019 (2):99-104.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xuebaoqk.com/xblw/5147.html

《长江流域防洪规划中期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