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学报期刊咨询网是专业的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热点关注: 论文检索页是什么意思 如何证明自己发表的论文见刊了 可以快速见刊的普刊有哪些?
当前位置: 学报期刊咨询网学报论文范文》新时代职业教育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研究

新时代职业教育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3 15:31所属平台:学报论文发表咨询网浏览:

[摘要]课程思政与产业经济发展、社会热点和民族文化等有机融合,赋予课程思政创造性和时代性,解决思政教育与实践脱节问题。新时代职业教育生源日趋复杂化,实施分层分类精准培养成为必然选择,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学情的准确诊断,制定清晰的、可评可测的教学

  [摘要]课程思政与产业经济发展、社会热点和民族文化等有机融合,赋予课程思政创造性和时代性,解决思政教育与实践脱节问题。新时代职业教育生源日趋复杂化,实施分层分类精准培养成为必然选择,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学情的准确诊断,制定清晰的、可评可测的教学目标,合理设计教学过程。打造高效课堂教学需要教师提升课堂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教学调控能力,坚持标准性、多元性和多维度的考核评价原则,为教学诊断和改进提供数据支撑。“互联网+职业教育”催生了职业教育生态的深刻变革,构建了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适应这种深刻变革就要求教师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助力学习型社会落地生根。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教学组织;信息化教学

职业教育专业

  一、引言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性很强的措施打造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孙春兰副总理在全国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了“三教改革”,改革创新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优化教师能力结构放在了首位[1]。在新时代职业教育背景下,分析专业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教学能力,对教师成长、教学团队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二、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是立德树人的内在需要。

  (一)课程思政紧迫性微博、微信、推特、脸谱等社交媒介重塑了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信息发布零门槛使得任何人都可以广泛参与到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呈现人人传播、多向传播和互动传播等特点,思想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更加频繁。西方打着所谓的“民主社会主义救中国”“普世主义”“民主自由”试图制造民众的思想混乱[2],以遏制中国发展;国内部分别有用心的群体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虚假报道、主观臆测和过度发酵放大社会矛盾,大学生思想体系的形成比以往充满了更多的不确定性[3]。如何把思政教育贯通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课程思政新途径、新方法,增强实效性,是新时代职业教育每个教师亟待攻克突破的重大课题。

  (二)课程思政路径创新

  培育“四个自信”,要求教师能够将思政教育厚植 专业教学,实现思政教育与产业发展、经济发展、社会热点、民族文化等有机融合,落实课程思政,解决思政与实践脱节问题,切实推动实践德育、行为德育及生活德育。我国在信息化技术、轨道交通、航空航天设备、船舶制造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思政教育与专业所对应的产业发展同向同行有助于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增强道路自信。

  基于有效解决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经济发展等现实问题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时代性理论[4],在改革进入深水区和大国关系转型的敏感时期,专业教育融合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有助于增强理论自信。从改革开放初期解决温饱问题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经济体量、百姓生活水平以几何级数提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展现的中国速度、中国效率,数万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全国城乡迅速行动阻断疫情传播路径,充分证明了优越的社会制度。增强文化自信,要求教师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修养,有机融合学校文化、企业文化、专业文化,全面实现文化育人。

  三、教学设计能力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情分析将教学诸要素进行合理有序安排、制定教学活动的预设,是教师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基本功。

  (一)精准的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是根据学习者实际进行的“量体裁衣”,是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因材施教的依据[5]。但在日常教学中学情分析往往泛泛而谈、一概而论,如“00后”前期学习了哪些课程等,缺乏针对性、具体性和准确性。随着职业教育改革进一步推进,高等职业院校招生方式多样化,生源日趋复杂化。不同生源在职业素质、职业技能、专业知识及工作经验等多个维度上的差异更加显著,但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没有变,标准不能降,实施分层分类精准培养、因材施教成为必然选择。

  做好学情分析,需要教师精研课程标准、专业教学标准以及职业标准,针对具体教学内容诊断不同生源已经具备的职业素质、职业技能和知识基础,整体分析学生的认知状态和成长规律,兼顾学生个体差异,研判重点难点及其解决路径和突破方法。

  (二)清晰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与具体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相关联,应该是清晰的、可实现的、可评可测的。教学目标设计必须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德技并修、全面发展,单次教学目标与课程教学目标、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机统一,实现素养持续提升、技能有效衔接、知识承上启下。素质目标应对接企业岗位职业素养要求,培养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和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养成“正直中和”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创造性的劳动。技能目标要对接企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所要求的职业技能,融入“1+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培育就业、创新创业本领。知识目标承上启下,尊重知识建构的系统性,要有助于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服务学习者可持续发展。

  (三)科学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应紧扣课程标准,承上启下、衔接有序,又要容量适度、结构清晰,及时吸收产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融入“1+X”证书内容,有效支撑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依据学情分析准确研判教学重点难点,知识点错落有致、轻重有别、主次分明。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正确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难点突破有效,重点掌握扎实。合理设计教学过程,营造职业场景,提升趣味性,尊重学习规律,体现学习主体地位。

  教学设计要引用企业真实工作案例,切忌自编虚构,误导学生。实施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案例式、项目化、模块化等教学模式,扭转“理论灌输多、实操实训少[6]的局面”,促进教学过程与生产实际贴近,育训融合,在“做学教”中实现知识建构、技能培养、素质养成有机融合;落实实践德育、行为德育,推动思政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有机统一。

  四、教学组织实施

  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课堂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适时的教学调控能力,实施客观的考核评价检验教学成效。

  (一)有效的课堂教学

  课堂管理能力是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的基石,其影响因素有专家权威性、人格魅力、师生关系等。树立专家权威性,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精湛的职业技能、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较强的教科研能力等经验智慧的集成与转化。专家权威性能够促进学生自发接受教师指导、遵从教学安排,保持课堂秩序。提高人格魅力,要求教师加强师德风范、人文素养建设,宽以待人关爱学生、严以律己引领学生、举止端庄示范学生,用文化培育学生,用品格影响学生。

  加强交流沟通能力,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以欣赏眼光看待学生,平等包容对待学生,用激励性评价唤起自信、激发潜能,让学生发自内心的信任和接纳教师,柔性的课堂管理辅以恰当运用课堂纪律,宽严相济,营造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还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表述简明,富有逻辑,既能准确使用专业术语,又能通俗易懂。课件制作以简明扼要的文字揭示知识、职业技能、职业素质的内在关联,善用图片、视听资源将抽象化为形象,有效补充学生的想象力。

  引入企业真实案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多角度、多侧面设计问题,点燃学习兴趣,构建灵动课堂;实施任务驱动的案例式、项目化教学,让学习者通过讨论寻找问题解决方案,激活创新性思维,让学习者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教学调控是根据教学实施的具体情况对教学设计做出合理调整,需要敏锐捕捉教学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各种动态信息,要巧于设问、善于追问,点拨学生思维,适时地调整教学进程和内容,适当地变动教学程序。

  (二)考核评价与诊改

  考核评价应坚持标准性、多元性和多维度的原则。实施师评、自评和互评的多元性评价,用教师评价引导学生理解和把握评价标准、评价维度,加深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同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中掌握更多的学情信息;自评能够让学生分析和认识自我,审视反思自我,寻找差距,激发学习动力;互评让学生学会如何观察社会、倾听意见,学会如何尊重他人、欣赏他人和正确评价他人,提升社会适应性。

  一要坚持素质评价、技能评价、知识评价相结合,实施全方位评价。二要坚持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建立日常行为数据库,强化全过程育人。三要坚持学生整体性评价和个体性评价相结合,促进人人皆可成才。建立教学诊断改进数据库,把握质量监控重点,了解学生成长进步和障碍,实施教学反思与诊断改进,保障课堂教学质量,践行“三全育人”。

  五、信息化教学能力

  信息化技术推动了职业教育生态的深刻变革,构建了开放的教育服务体系和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7]。

  (一)教学流程优化重构“互联网+职业教育”是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交互技术等支持下的教育流程优化重构,它突破了时空界限,使得个性化推送、师生深度交互、学习者群体协同与探究分享更加灵活便捷,满足了知识社会和信息时代学习者对教育教学的新需求。基于信息化技术优化重构教育流程,要求教师以学习为中心创设翻转课堂,把学习的权利真正还给学习者,强化线上线下融合、虚拟与现实融合、学科跨界融合等运用能力,构建充满创造力的学习场域,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围绕核心能力、核心素养培育终身发展力。

  (二)优质教学资源开发

  “互联网+职业教育”追求优质教学资源和优质教育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准确把握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技术规范,按照“碎片化资源、结构化课程、系统化设计”的组织建构逻辑和实际教学需要开发优质教学资源,把准学习者需求,扩大有效供给,同时有助于教师自由搭建课程,推送个性化学习,发挥“辅教、助学”功能。

  教学论文投稿期刊:《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新中国最早由高校创办的第一家综合性学报。学报立足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前沿,关注学术与应用、理论与实践热点难点问题研究,倡导学术原创和出新,推出学术新人与力作,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服务。

  六、结语

  适应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还需具备教育科学研究、教学标准制定等能力,新时代职业教育专业教师应结合中国国情实际,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积极开展职业教育教学研究,为持续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整体向高质量发展,形成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提供智慧源泉,促进课程教学与产业发展相适应。

  参考文献:

  [1]孙春兰.在全国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Z].2019-04-04.

  [2]赵国珍,李文义,原建猛.论媒体格局深刻变化条件下的舆论生态[J].编辑之友,2014(12):61-64.

  [3]赵鹤玲.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0(1):108-110.

  [4]吴传毅.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战略举措的基本构架[J].行政论坛,2020,157(1):12-16.

  作者:房伟萍,杨效军,李勇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xuebaoqk.com/xblw/6055.html

《新时代职业教育专业教师教学能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