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学报期刊咨询网是专业的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热点关注: 论文检索页是什么意思 如何证明自己发表的论文见刊了 可以快速见刊的普刊有哪些?
当前位置: 学报期刊咨询网学报论文范文》“共享+农业”共享农场引领农业共享经济

“共享+农业”共享农场引领农业共享经济

发布时间:2021-05-13 17:11所属平台:学报论文发表咨询网浏览:

自共享单车普及以来,国内共享经济显示出巨大发展活力,共享新业态层出不穷,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2018年,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预测,未来5年国内共享经济有望保持年均30%以上的高速增长。《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0)》显示,2019年我

  自共享单车普及以来,国内共享经济显示出巨大发展活力,共享新业态层出不穷,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2018年,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预测,未来5年国内共享经济有望保持年均30%以上的高速增长。《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0)》显示,2019年我国共享经济市场交易额为32828亿元,比上年增长11.6%[1]。预期2021年和2022年,随着疫情常态化管理的实施以及新防疫措施的出现,共享经济的增速将有较大回升,未来3年的年均复合增速将位于10%~15%区间[2]。

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成为大街小巷的热点,农业也不例外。在当前我国推动共享经济向多领域、全方位加快发展的大趋势背景下,共享农场作为我国农业领域在共享经济时代的第一道曙光得到发展。从共享经济到共享农场,既是城乡共融新业态的发展,也是人们对于新时代生活的更高要求,对高质量、个性化农产品和田园生活的新需求。“共享农场”是指以农民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为主要载体,以各类资本组成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为建设运营主体,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农业和民宿共享为主要特征,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农业综合经营新业态。

  共享经济论文范例: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家校社协同合作的共享平台利用研究

  “共享农场”是共享经济领域的一种新兴业态,是共享经济在农业经济领域的表现形式,其本质是弱化“拥有权”、强化“使用权”的共享型农业生产和消费模式;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共享农场”的孕育空间正在不断扩大。受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全国各地都积极展开试点运行共享农场,纷纷响应号召建设共享农场项目,带动当地休闲农业的发展。目前,国内共享农庄发展较好的省份有北京市、海南省、四川省、陕西省、广东省等。以海南省为例,2017年海南省首创性地提出以共享农场为抓手建设美丽乡村,随后在2017—2018的1年时间内,海南省创建试点数量由2017年59个增至2018年的97个,1年间增加了64%的共享农场创建试点。

  共享农场产生的背景及意义

  共享农场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农场,它是将共享理念、先进技术与农庄融合为一的乡村农旅融合发展的创新业态模式。对于大多数人尤其是城市居民来说,以往想要经营一家农场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共享农场的出现,让“梦想照进了现实”。农场作为城乡之间的“第三种生活”,已成为很多游客的旅游选择,也因共享经济的融入而变得更加受追捧。共享农场能够蓬勃发展有一定的背景因素和现实意义。

  共享农场产生的背景◎共享经济逐渐成为市场主流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进一步到来,自2000年以来逐渐发展出了各种虚拟空间和网络平台,用户可以在这些虚拟空间和网络平台上表达个人的见解并可以同时与其他陌生人一起共享信息。在2010年前后,随着一系列被大家所熟知的实物共享移动互联网平台(如Uber和Airbinb)的诞生和出现,共享经济理念已经从最开始无偿、不计报酬与回报的分享物品与信息的形式逐步发展到以获得一定回报的有偿共享,并慢慢朝着基于陌生人之间并且暂时可以转移其物品使用权的“共享经济”发展方向迈进。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共享”已成为新时代的热门词汇,以共享理念为主体的共享经济逐渐涉及各大发展领域。从共享经济跨度到农业共享经济,展现出主题多样性、涉及范围广泛、包含内容较为丰富的特点,皆标志着共享概念已经成为时代趋势。逆城镇化现象加大农场建设需求逆城镇化是指城市居民人口迁移去乡镇购置土地与房产,而在乡镇居民人口返回至乡镇农村时所出现的一种社会经济状况。

  就目前情况来看,城镇化进程中的发展水平和逆城镇化的趋势呈正比,城镇化进程中的水平和发展率越高,那么城镇化的趋势也就会变得更强。随着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因为大多数城市的居民人口和自然资源过于密集而引起生产成本提高,致使一系列的城市污染、道路堵塞等环境问题层出不穷。而目前社会出现城市人口盼望回归农田,通过租地实现休闲与康养,体验“耕、采、做、尝”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现象,也是一种自然而然的逆城镇化需求。发展共享农场+田园康养的新模式,成为逆城镇化生活的典型。

  ◎农旅融合发展需求日益增加农旅融合是共享农业发展的前提,共享农业又促进了农旅融合的发展。乡村振兴的理论基础能够推进和实现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尤其是现代农业和旅游业两者之间的深度融合发展。依托生态特色为基础的乡村农事文化旅游资源、特色休闲农业旅游资源和特色生态旅游休闲资源,大力发展以生态特色乡村农事文化休闲旅游体验、生态农业乡村特色农园旅游观光、休闲农业旅游和生态特色乡村文化休闲创意等旅游产业服务为主的一批特色农业乡镇与生态村庄。

  发挥乡村休耕农业旅游观光的文化功能,促进“农业+旅游”的乡村产业文化融合;充分发挥乡村农业休闲体验的文化功能,围绕“耕、采、做、尝”,建设乡村农耕农民博物馆、农耕农民劳动文化体验园、亲子生态菜园、特色采摘花卉园等,促进了“农业+体验”的产业文化融合。

  ◎交通信息便利化旅游格局由交通格局来决定,当前社会交通便利,各地往返交通尤为顺畅。这样便利的交通格局,不仅给休闲农业旅游带来极大的变化,对于大众居民的生活格局也带来不小的改变。所以,在经济发达地区,在便利的交通格局基础上,很多居民开始寻找第二居所,回归田园生活。面临这样的局面,也就意味着传统的产业基础急需转型升级,现有的农家乐需向主题村、专业村转变,而存在的休闲农业项目也需要不断提升,并要不断创造新的增长点和发展点;因此,休闲农业的格局已经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而这种现状符合共享农业的产品特征与发展趋势。

  ◎乡村资源短缺升值共享农场主要分布在各大城市周围的农村地区,城市与城市之间连接形成都市群,使其成为一个整体,这种情况使得工业化压缩了农村空间,人们几乎没有农村的感觉,城市与城市相连,很少感受到乡村的广阔,这就使得乡村资源逐步短缺,全面升值;因此,我们已经逐步形成了尊重自然,重视资源,重视文化,尊重前辈,响应农业旅游业发展的新概念,这种农业生产是基于农业旅游业的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管理来对应乡村旅游发展的。

  其次,在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中,乡村旅游的开发和创新主要体现在城市群的大背景下,乡村酒店、乡村休闲文化主题村庄、专业生产的村寨等一系列创新的模式正在逐渐涌现,运用模式的创新达到乡村旅游资源的最大限度开发。共享农场产生的意义共享农场的产生和发展可以说是四方有利。对国家而言,“共享农场”利用互联网、多媒体技术,发展定制农业,打破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流通形态,由消费者决定种什么、种多少、怎么种,正好解决近年来我国频发的农产品滞销问题以及市场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农产品生产销售不畅问题。

  同时,发展“共享农场”,建立起了混合所有制的投资建设运营管理主体,在建设美丽乡村中形成可持续、多方共赢的商业模式,是解决美丽乡村建设中缺少商业模式和持续运营能力问题的有力抓手[3]。对农村和农民而言,完全可以通过“共享农场”的形式,将绿水青山变为真正的金山银山,走出一条持续稳定增收、脱贫致富乃至乡村振兴的新路子。农民参与到建设和运营“共享农场”中来,可以通过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民房等闲置资源的盘活利用、土地使用权益入股等方式,获得稳定的财产性收入;还可以通过管护农场、代耕代种等方式,获取工资性收入;或将特色农产品作为旅游商品销售,获得经营性收入。

  再从文化角度看,在发展“共享农场”的过程中,可以本着当代精品、后世文物的宗旨,为后代留下一些有品位、有品质的庄园,而不是建设一批千篇一律的“火柴盒”式“营房”。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需要大量有知识、有文化、有资本的新农人参与进来,共同打造集人文、生态、科技、创意等要素于一体的特别是具有自然风貌的农场,从而有效挖掘、保护和传承农耕文化,提升农业品质和文化底蕴[3]。

  共享农场发展模式共享农场发展模式主要以共享主体方式不同分为产品共享模式、民宿共享模式、土地共享模式、资源共享模式、项目共享模式等5种。◎土地共享模式土地流转在国外一直都可以自由进行,所以,互联网普及的今天,许多租赁平台做得风生水起。在国内,经过三权分置、取消农业户口等一系列意见发布以后,土地流转的话题也不那么敏感了。

  土流网从土地交易切入,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形式,线上进行土地信息的上传和查找,线下由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进行具体服务,如线下经纪人提供看地、交易过户等服务,土地流转的方式主要是出租、转让、转包等,在节约农村闲置土地资源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上有明显成效。

  土地共享模式主要是将农场的菜地、果园或其他农地划分为若干个小块,以众筹的方式将其经营权租赁给消费者,用于农业生产或农事体验。典型案例:

  (1)北京小毛驴市民农园,采取社区支持农业(CSA)的经营理念,在经营模式上灵活多样,每位消费者可以在农场认领30m2的“劳动份额”菜地,自耕自种。消费者还可以与农场订购“配送份额”,每周都会收到新鲜农产品,可以选择配送到家、配送到取菜点,或亲自到农园来取[5]。

  (2)中国广州艾米农场,首创共享农田模式,实施闲置农田托管计划,凡是有闲置的优质农田,都可以向艾米提供农田托管的需求。经过环境审核后的农田,将会由艾米统一进行建设管理,成为艾米共享农场的一员[6]。采用会员制和订单式农业,城市家庭只需要在线下单,认购农场成为会员,艾米农场即为其配置种植专属管家和服务专属管家[7]。◎

  民宿共享模式该经营模式主要指的是通过利用自有用地、集体自有建设项目用地或者在盘活之后利用土地空闲的新建农房、宅基地,采取商业合作、租赁等多种手段经营民宿或者客栈。如今田园梦已逐渐成为都市居民向往的生活,在闲暇时间可以在自己的院落娱乐休息,民宿共享模式也应运而 生。典型案例:北京怀柔区田仙峪村,于2014年引入北京国奥集团,通过流转村中的闲置房产,建成北京首家农村休闲养老式社区,成为共享田园养老社区的典型代表。

  同时,配套处建设了一个社区养老综合公共服务中心,内部设有公共服务食堂、休闲区及酒吧、餐厅、洗衣房等多种社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并同时配备社区卫生所,满足市民居家、医疗、养老的各种不同功能服务需求。这些民宿院落主要采用众筹、保底联合经营、酒店式综合民宿等多种形式进行对外开放运作。养老社区按照农村闲置房屋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三权分离”原则,采取“农户+合作社+企业”的经营模式,建立了“农民所有、合作社使用、企业经营、政府管理服务”四位一体的运行机制[8]。“共享农场”作为一种平台化思维的产物,对于政府、农场主、农民以及城市消费者而言,可谓“四赢”局面。

  对于政府而言,“共享农场”模式,通过使用权的交易,将农场的闲置资源与城市需求之间进行最大化、最优化的重新匹配,将不确定的流动性转化为稳定的连接,间接地缓解了城乡差距问题。对于农场和农民而言,通过产品认养、托管代种、自行耕种、房屋租赁等多种私人定制形式,不仅可以降低经营风险、提升产品附加值,还能够和以往低频消费的用户建立强连接。由于我国共享农场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尚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所以在未来,共享农场的发展趋势将是精细化运营,细致规划、资源整合、专业化运营,从粗放式的运营转变为细致化运营。

  同时,共享农场的形式也会多元化,根据资源条件、区位交通、人文历史等多种因素,不同形式的共享农场应以市场和盈利能力为导向,锁定各自的细分市场和目标客户,将农业、旅游、文化等元素有机融合,形成多种形式的共享农场。然后,共享农场的大数据平台将会兴起,使共享农场的信用体系建立起来,农场更加信息化,吸引更多的农场入住,更多的消费者可以通过平台消费和了解共享农场。最后,随着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应用,未来的共享农场逐渐智能化。

  共享农场将逐渐发展成为智慧共享农场,智慧共享农场有3个表现:生产过程智能化、交易过程智能化、消费体验智能化,将会带给人们极致的生产体验和消费体验。 虽然共享农场目前还处于初步的发展阶段,但共享农场有多种经营模式和盈利方式,随着共享农场逐渐在全国推广普及,这种新型农业经营模式一定有美好的发展前景和未来。

  参考文献

  [1]国家信息中心.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0)[EB/OL].(2020-03-09)[2020-09-29].http://www.sic.gov.cn/News/568/10429.htm.

  [2]浦徐进,李云龙.共享经营模式探讨:"单一化"还是"多元化"——基于万家田园与青峰岭共享农场的双案例比较研究[J].产经评论,2020,11(6):88-100.

  [3]李军.积极发展"共享农庄"促进"三农"新突破[N].农民日报,2017-08-12(3).

  [4]彭成圆.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运行机制与发展模式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

  作者:李 华,孙文策*,韦怡廷,刘旭芳,谷向阳,申 爽,相雅欣,李平昊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xuebaoqk.com/xblw/6488.html

《“共享+农业”共享农场引领农业共享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