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学报期刊咨询网是专业的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热点关注: 论文检索页是什么意思 如何证明自己发表的论文见刊了 可以快速见刊的普刊有哪些?
当前位置: 学报期刊咨询网学报论文范文》短视频可信度认知与判断研究

短视频可信度认知与判断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4 17:19所属平台:学报论文发表咨询网浏览:

[摘要]针对国内短视频质量参差不齐,部分网民短视频可信度判断能力不足的现状,开展短视频可信度认知与判断研究,对提高用户短视频可信度判断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高校学生为调查对象,结合文献调研法、深度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探究影响用户短视频可

  [摘要]针对国内短视频质量参差不齐,部分网民短视频可信度判断能力不足的现状,开展短视频可信度认知与判断研究,对提高用户短视频可信度判断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高校学生为调查对象,结合文献调研法、深度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探究影响用户短视频可信度判断的因素以及各影响因素的重要性程度和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用户短视频可信度判断的因素包括来源可信度、内容可信度、媒介可信度、外部验证4个维度,并发现4个维度影响因素之间不具有明显相关性。研究将为新媒体可信度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并为用户判断短视频可信度提供方法参考。

  [关键词]短视频可信度可信度认知可信度判断影响因素高校学生

短视频营销

  1引言

  近年来,短视频平台成为人们日常娱乐、获取经验知识、了解社会热点的重要渠道之一,短视频也因其制作门槛较低、操作简单,可以满足用户的表达、沟通记录的需求而广受欢迎[1]。据《2020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统计,截止2020年6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9.01亿,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8.18亿[2]。然而,在用户积极参与短视频平台互动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隐患。

  一些别有用心的短视频创作者通过散播虚构夸大的短视频来吸引观众眼球,提升知名度,以达到通过产品投放、广告合作等途径给自己带来收益的目的[3]。如虚构的“十堰火车站爆炸”、“宠物会传染新冠病毒”等短视频对社会和个人带来了消极影响。特别是社会经验不足、辨别能力有限的高校学生(包括本专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4],由于经济尚不独立,容易被“免费”、“打折”、“买就送”等短视频引诱,且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容易被极端的短视频煽动,进而带来经济损失,甚至精神伤害。因而,关注高校学生的短视频可信度认知与判断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短视频在国内兴起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到短视频相关研究中。

  目前,学者们主要从短视频广告、短视频营销策略、短视频产生和传播方式、短视频发展问题和应对策略以及媒体融合等角度开展研究,但关于短视频可信度认知与判断的研究有限。为了增强高校学生短视频可信度判断能力,防止低可信度短视频带来负面影响,探究高校学生的短视频可信度认知与判断行为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以高校学生为调查对象,运用文献调研法、深度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开展短视频可信度认知与判断研究,旨在了解短视频可信度认知与判断的影响因素,并探究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和相关性。

  具体的研究问题包括:(1)哪些因素将影响高校学生判断短视频可信度?(2)影响高校学生判断短视频可信度的不同因素的重要性是否存在差别?(3)影响高校学生判断短视频可信度的不同因素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2相关研究短视频即短片视频,是一种互联网内容传播方式,一般指在互联网新媒体上传播的时长在5分钟以内的视频内容[5]。短视频可信度属于信息可信度的研究范畴。在信息科学领域,可信度被理解为在作出接受或拒绝监测到的信息时所使用的相关判断标准[6]。

  如果信息是通过网络等媒介进行传播,信息可信度指信息接受者对信息传播者、信息传播渠道、信息内容的可信程度的主观评价[7]。MiriamJ.Metzger等[8]认为新媒体的可信度可以从来源、内容、媒介三个维度展开分析。不同信息传播渠道是用户获取信息的媒介,由于功能、交互方式的差异,不同类型信息传播平台的用户在判断信息可信度时也存在不同特点。

  针对社交媒体展开的可信度研究中,李月琳等[9]探究了微信虚假健康信息本身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伪健康信息具有缺乏可信度、准确性、合理性以及相关支撑等方面的显著特征;孙晓阳等[10]从信息源、信息内容、信息媒介、信息接受者以及社会背景五个维度探究微信中健康信息可信度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樊茗玥等[11]从信息内容角度对社会化媒体信息可信度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

  结果显示,信息的实用性、相关性、客观性和可靠性是社会化媒体信息可信度的影响因素。朱候等[12]探究中国网民对社会化媒体公众平台的评价,认为社会化媒体公众平台可信度指标体系分为独立性、专业性、客观性和互动性四个维度。Kang[13]测量了社交媒体的可信度,最终验证了分为博客可信度和博客内容可信度的可信度度量的二维结构。Suzuki[14]提出以被转发社交网络数据的保留率来评估信息可信度的方法。王谦秋等[15]探究大学生对微博新闻信息可信度的认知,结果发现,大学生质疑微博新闻信息可信度的三个理由是:来源不可靠、缺乏新闻专业精神以及缺乏新闻伦理规范。

  在针对门户网站展开的可信度研究中,Rowley等[16]得出了包含权威性、风格性、内容性、有用性、品牌、易用性、推荐性、可信度和验证性等维度的在线健康信息信任量表。Sousa等[17]研究视觉界面对电子健康网站可信度感知的影响,结果表明,视觉设计、信息架构和用户体验等维度对在线健康信息习惯和行为,特别是搜索、寻求、交流和分享健康信息的重要影响。国内外学者针对不同新媒体平台展开可信度研究,提出了不同的可信度判断的影响因素和一些具有创造性的可信度判断方法,为用户信息可信度判断提供了重要参考。然而,纵观已有研究发现:①虽然针对不同信息平台进行了可信度研究,但专门针对短视频平台进行的可信度研究仍比较有限;②尚未有学者以高校学生为研究群体,进行短视频可信度认知与判断的研究。

  3研究设计

  为了探究用户的短视频可信度认知与判断行为,本研究以高校学生为调查对象,首先通过文献调研法了解可能影响高校学生短视频可信度判断的因素,形成初步的理论框架;但由于文献调研法所获得的信息是调查对象的历史状况而不是当前状况,并且专门针对短视频平台可信度的研究有限,仅仅通过文献调研法得到的初步理论框架无法完全适用于短视频可信度判断,因而,随后通过深度访谈调查高校学生评判短视频可信度的方法以及影响因素,进一步完善和改进通过文献调研得到的初步理论框架;最后,在深度访谈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扩大调查范围[18],一方面可以获取更全面的调查数据,另一方面对短视频可信度判断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和相关性作进一步分析。

  3.1文献调研设计

  本研究选取中国知网、万方、WebofSci-ence、Elsevier等数据库进行文献搜集,以“短视频可信度”“视频可信度”“信息可信度”“shortvideocredibility”“videocredibility”“in-formationcredibility”等为检索词进行文献检索,检索得到相关文献52篇,然后根据论文摘要筛选得到相关文献36篇。通过梳理和总结相关文献,得出影响短视频可信度判断因素的初步理论框架。

  3.2深度访谈设计

  为了深入挖掘短视频可信度判断的影响因素,本研究以电话访谈的形式,收集高校学生对于短视频可信度认知与判断问题的相关陈述和诠释;然后,通过内容分析法对访谈后形成的原始材料进行分析,以完善影响短视频可信度判断因素的初步理论框架。研究过程中,通过在线社交平台发放实验通知,邀请具备短视频观看经验和短视频可信度思考习惯的高校学生参与实验,并遵循理论抽样法[19]的抽样原则,专业涉及管理学、医学、文学、工学、经济学、教育学、理学,学历兼顾本专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在访谈过程中,以5个研究对象为单位进行访谈资料的整理和编码,并不断完善研究的理论框架,直到影响访谈对象判断短视频可信度不再出现新的因素时,才认为基本达到了理论饱和[18],不再进行新的访谈。

  3.3问卷调查设计

  通过深度访谈得到了高校学生短视频可信度判断影响因素模型后,为了获取数量更多、范围更广的调查数据,研究通过线上社交平台向全国各地的高校学生发布调查问卷,以进一步验证和分析高校学生短视频可信度判断影响因素。

  问卷的主体内容包括:①基本信息调查,即被调查对象的身份、年龄、专业类别、短视频观看情况、短视频平台使用情况、日均观看短视频时间、短视频可信度认知以及不同类型短视频可信度认知情况。②短视频可信度判断影响因素调查,使用李克特5级量表对包括短视频来源权威性、内容实用性、内容客观性、内容一致性、内容流行性、内容专业性、内容连续性、内容可视化、媒介互动性、媒介传播性、跨平台验证、同类型验证和分享验证等变量进行检测。

  3.4数据收集

  研究共进行了30次电话访谈,研究访谈对象的基本信息。每次访谈结束后,将访谈语音内容转录成文稿,形成的原始材料共计4万余字。编码过程有两位研究人员独立参与,并保证编码一致性大于85%。

  4研究结果

  4.1短视频可信度认知与判断影响因素模型

  4.1.1模型提出

  新媒体包括社交媒体、门户网站、短视频等信息类型,研究者一般从来源、内容和媒介等三个维度探究新媒体可信度[8],尽管不同信息类型的可信度判断存在一定差异,但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因此,通过对文献调研和分析,总结得到短视频可信度判断影响因素模型。短视频来源权威性是指负责提供短视频的作者或组织的专业知识和地位[16];短视频内容实用性是指用户能利用短视频提供信息的程度[11,16]。

  短视频内容客观性是指当用户发现某短视频增加了客观性内容或减少主观情感表达时,会认为短视频是具有客观性的[11,20];短视频内容一致性是指当用户发现某条短视频的题目或说明文字与内容及相关信息表述一致时,会认为短视频是具有一致性的[11];短视频内容流行性是指内容是否是近期发生的事件[25];短视频媒介互动性是指用户对短视频内容的反应,即评论、点赞量[12,26];短视 频媒介传播性是指短视频浏览量与转发量[10,27]。

  4.1.2模型修正

  由于短视频与其他类型信息相比,具有传播性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等特点,仅仅参考其他类型信息的可信度判断影响因素无法全面揭示用户短视频可信度判断的影响因素,因而本研究通过深度访谈法进一步了解影响用户短视频可信度判断的因素。对编码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反映的影响可信度判断的因素外,影响短视频可信度判断的因素还有短视频内容专业性、短视频内容连续性、短视频内容可视化、跨平台验证、同类型验证和同伴验证。

  5结果与讨论

  短视频可信度认知与判断影响因素模型经深度访谈扩充以及单样本T检验修正后,较为可靠。下面从短视频来源、短视频内容、短视频媒介、外部验证和相关性5个部分,对模型进行讨论。

  5.1短视频来源

  短视频来源维度包括短视频来源的权威性。来源权威性对高校学生短视频可信度判断产生了较强影响,这说明负责提供短视频的作者或组织的专业知识影响高校学生短视频可信度的判断。以往研究中,研究者们普遍认为发布者的专业权威性、可信赖性和发布动机直接关系到发布者是否有能力提供专业的信息[31],并且来源可信度对用户可信度感知具有显著影响[32],这与本研究的结果是相符的。可见,用户在进行短视频可信度判断时,需要重点参考提供短视频的作者或组织专业知识的丰富程度。

  6结语与展望

  本研究以高校学生为调查对象,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法构建初步的短视频可信度认知与判断影响因素模型;然后运用深度访谈法对具有短视频平台使用经验的高校学生进行调查,提出修正的用户短视频可信度认知与判断影响因素模型;最后以该模型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不同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和相关性。研究发现,用户通常从短视频来源、内容、媒介以及通过外部验证4个维度判断短视频可信度。其中,短视频来源维度包括来源权威性;短视频内容维度包括内容实用性、客观性、一致性、专业性、连续性、可视化;短视频媒介维度包括互动性和传播性;外部验证维度包括跨平台验证、同类型验证和同伴验证。

  此外,用户通过以上影响因素进行短视频可信度判断时,来源权威性、内容实用性、内容一致性、内容专业性、评论质量、跨平台验证和同类型验证等因素具有大量的参考价值。内容连续性、内容可视化、点赞量、浏览量、转发量以及同伴验证具有部分参考价值。在影响用户短视频可信度判断的因素中,短视频来源、短视频内容、短视频媒介与外部验证4个维度的影响因素之间不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短视频论文范例:新媒体视域下短视频新闻制作创新发展研究

  本研究以高校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短视频可信度认知与判断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一方面为用户识别短视频可信度提供参考,防止被一些不良广告或网红欺骗;另一方面,正确判断出低可信度的短视频能够避免用户成为谣言的转发者,减缓谣言的散播。与此同时,本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进行深度访谈时,采用电话访谈的方式,难以观测受访者的表情以及肢体动作;其次,仅仅以高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开展短视频可信度认知与判断研究是不够的,未来将针对不同研究群体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许竹.移动短视频的传播结构、特征与价值[J].新闻爱好者,2019(12):30-32.

  [2]周煜媛.《2020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发布,解读行业现状及趋势[J].中国广播影视,2020(21):47-51.

  [3]黎梦兵,吴勇.新媒体的社会信任问题研究———于“深度伪造”短视频视角[J].理论月刊,2020(12):81-90.

  [4]龙玥,刘译阳.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负面网络舆情传播特征和路径研究[J].情报科学,2019,37(12):134-139.

  [5]丁雷.纪实短视频的生产传播创新与发展路向[J].出版广角,2018,17:76-78.

  [6]MarkDW.ValidatingaScalefortheMeasurementofCredibility:ACovarianceStructureModelingApproach[J].Journalism&MassCommunicationQuarterly,1994,71(1):159-168.

  [7]张赢仁.网络健康信息可信度研究[D].台湾:铭传大学,2004.

  作者:刘平平陈烨程晞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xuebaoqk.com/xblw/6624.html

《短视频可信度认知与判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