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学报期刊咨询网是专业的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热点关注: 论文检索页是什么意思 如何证明自己发表的论文见刊了 可以快速见刊的普刊有哪些?
当前位置: 学报期刊咨询网学报论文范文》挖掘乡土文化练写乡土作文

挖掘乡土文化练写乡土作文

发布时间:2021-11-18 20:39所属平台:学报论文发表咨询网浏览:

内容摘要:乡土文化是乡土作文的基本素材,乡土作文是对乡土文化的认知、理解与传播。 引导学生走进家庭、学校、社会,观察、感知、理解乡土文化,从大量的素材中摄取自己感触最深的东西,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习作的时候,不拘形式地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事写出来,把自己

  内容摘要:乡土文化是乡土作文的基本素材,乡土作文是对乡土文化的认知、理解与传播‍‌‍‍‌‍‌‍‍‍‌‍‍‌‍‍‍‌‍‍‌‍‍‍‌‍‍‍‍‌‍‌‍‌‍‌‍‍‌‍‍‍‍‍‍‍‍‍‌‍‍‌‍‍‌‍‌‍‌‍。 引导学生走进家庭、学校、社会,观察、感知、理解乡土文化,从大量的素材中摄取自己感触最深的东西,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习作的时候,不拘形式地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事写出来,把自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从而提升作文水平‍‌‍‍‌‍‌‍‍‍‌‍‍‌‍‍‍‌‍‍‌‍‍‍‌‍‍‍‍‌‍‌‍‌‍‌‍‍‌‍‍‍‍‍‍‍‍‍‌‍‍‌‍‍‌‍‌‍‌‍。

  关键词:乡土文化 挖掘 乡土作文 案例

乡土文化

  写作是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的一种方式,它反映着作者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表达着作者的情感与思考,这个过程具有独创性‍‌‍‍‌‍‌‍‍‍‌‍‍‌‍‍‍‌‍‍‌‍‍‍‌‍‍‍‍‌‍‌‍‌‍‌‍‍‌‍‍‍‍‍‍‍‍‍‌‍‍‌‍‍‌‍‌‍‌‍。 一个人的语文素养高不高,写作是衡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所以,加强写作训练,是语文教师的重要职责。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把视角伸向乡土文化的挖掘与应用,成效显著。

  如果把写作比喻建筑的话,素材就如同砖瓦、材木、水泥等基本原料,没有原料,建筑只能是一张图纸或者一段空想而已,永远落不到实处,所以,素材是写作落到纸上的第一要素,要花费精力用心准备,准备得越充分,就写得越充实、越漂亮。 小学生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挖掘乡土文化,准备好的乡土素材,写出好的乡土作文。

  乡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对小学生来说,就是他们生活的区域里所发生的一切,过去的、现在的一切。 过去的可以通过查阅资料来了解,或者通过别人的口述来掌握; 现在的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来认识,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来感受。 要让写作如课程标准所说“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唯一的好办法就是标准所言的“贴近学生实际”,而贴近学生实际的办法无非就是“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写作的时候“表达真情实感”。

  小学生的写作不像成人的写作,它的本质是一个练习的过程,像小鸟练习飞翔一样,由鸟妈妈做示范,然后借助自己的本能进行试飞,试飞的第一要素是想飞、敢飞。 想写作是人的天性,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写作是表达的欲望。 一个人在生活中有所积累,有所感触后,总有不吐不快的感觉,于是就想表达出来,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所想,与别人进行交流与分享,这就是写作的原始欲望。 想写作只是一种愿望而已,要将欲望变成现实,第一便是动笔去写,这时候,“敢”当头的人就会去尝试,像小鸟一样,不怕碰撞碰伤。 试飞不光考验胆量,还会积累经验,有了第一次试飞,就有第二次、第三次,由近及远,这就是练习的过程,所以,课程标准把小学生的写作干脆通俗易懂地告诉老师:小学生的写作就是“写话”到“习作”的渐进过程。 这种定位,既符合小学生习练作文的客观规律,又易于教师的指导操作,从而使先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标准中的这些建议,既是认识的理论指导,又是实践中的技术指导,农村教师可以借鉴使用,甚至可以作为基本遵循。

  上面的论述实际上就在思考和回答着“写什么”与“怎样写”的逻辑性问题,这两个认识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实践应用了。

  乡土文化是乡村学校学生作文的宝贵素材,借助乡土文化练写作文,作文就是乡土作文了。 乡土作文就是学生对乡土文化的理解与传播方式,反映着学生对自己所处环境里自然景物、人物事件的关注,也反映着小学生对乡土文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师要充分认识乡土文化在作文教学中重要性,有方法有步骤地指导学生挖掘它、应用它。

  指导学生写乡土作文的关键,是引领学生走进现实生活。 要把标准中的“引导学生关注现实”这一条教学建议落到实处,就必须让学生走进现实去观察、去感知、去理解,从大量的素材中摄取自己感触最深的东西,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习作的时候,不拘形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事写出来,把自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走进大自然。 大自然是乡土最大的外部特征。 山形地势、江河沟壑、一草一木、花鸟虫蝶、春雨冬雪,这些都是大自然的杰作。 人是大自然的成员,是大自然的孩子,是吃着大自然的乳汁长大的,在依赖大自然的生存中,就会对大自然产生情感,所以,看到高俊的险峰就会生发昂扬的斗志,看见光秃秃的山峦就有凄楚的感受,看到涓涓细流,就会有奔腾的欢乐,看见郁郁葱葱的树木就会产生蓬勃力量,看见春雨就看到了庄稼的希望,看到冬雪就看到人间清白。 人与自然相处,一定会产生感情,因此,家乡的月亮是最圆的。 作文教学要让学生把平日里的无意观察变成有意观察,在司空见惯中发现新的意蕴,从而产生新的认知。 比如,有一天上课期间,突然下起雪来,我就停止讲课,把学生带出教室,让学生在飞舞的雪花中奔跑雀跃,让学生在静默的观察与思考中感受雪的美丽与纯洁,然后让学生写一段话,表达自己最深的感受,结果,学生写出了完全与众不同的内容。

  一位同学写道:没有风,雪花轻轻的飘落,落在山尖上,山尖渐渐白了,像天空中掉下的一朵云,落在房屋的红瓦上,红瓦害羞了,落在我的脸上,我的热度把它融化了,落在地面上,大地潮湿了。

  一位学生写道:雪中奔跑的,不光是我们,还有树木; 雪中舞蹈的,不光我们,还有落叶; 雪中歌唱的,不光我们,还有鸟雀; 雪花中臭美的,不光我们,有发黄的小草。 雪花啊,你让一切都动起来,都欢快起来,你是欢乐的天使。

  一位同学写道:下雪是很平常的事,在雪中玩也是很平常的事,但今天的雪和往常不一样,它让我的心热乎乎的,我不再裹紧衣服低头行走,我和同学一起兴奋地伸开双臂,朝天大喊:“我爱你! ”我把嘴巴张开,伸出舌头,把雪花含进嘴里,我舍不得抖落身上的雪花。

  走进家庭。 每一个孩子的家庭都有各自的特点,学生天天生活在家里,可是写起家里的人和事,常常又觉得没有什么好写的,原因就是他们没有对家里的人和事静心思考过,没有有意去观察生活细节,因此没有生发感触,教师要用布置作文任务的方式,唤醒他们对家的“热爱”,驱使学生用“爱心”看待家庭成员,看待家里的每一件事情。 我曾布置了“描写一位家庭成员的外貌”的作文,结果学生写出的内容各不相同。

  学生甲:我的爷爷六十多岁了,他的头上基本上没有头发了,额上的皱纹密密麻麻,眼睛没有灵气,胡子两天不刮就白生生的了,他的耳朵有点背,跟他说话很吃力,要大声喊叫,可是他听得很认真,比我们上课听课认真多了,那姿态很可爱也很可笑,总是骗着头,睁大眼,张着口。 爷爷还在耕田下苦,他的背驼了,腿脚也不利索了,走路慢腾腾的。

  学生乙:我的妈妈爱漂亮,出门前总要把自己打扮一番。 她的黑发染成了棕色,用发卡扎成燕尾形,她的眉毛细细的,双眼皮,眼睛像半个月亮,红红的脸蛋上抹着淡粉,有一股香气在飘,戴着一条从地摊上买来的项链,衣服的颜色多数是红色的,裤子多数是蓝色的。

  学生丙:姐姐的眼睛最有特点了,她笑起来就像太阳一样让我开心温暖,她哭起来的时候,眼睛就像两个泉眼,泪水就不断地涌出来,她要是骂起人来,眼珠子暴得圆珠子似的,一股恶狠狠的凶气就冒出来,一旦和你说悄悄话,那就眯成一道细缝,神神秘秘的。

  走进村庄。 村庄是农村学生的社会性场所,在这个场所里,学生交往范围就拓展了,村庄里的景物,村庄里的人和事,常常会吸引他们的眼球。 比如,我曾布置了这样一个作文:写一处村庄里最美的景色。

  学生甲:春天来了,村庄被桃花包围了,到处都散发着一股桃香。 那红里泛白的桃花把整个村庄打扮得像画一样美丽。 蝴蝶在花丛里飞舞,蜜蜂更是勤快地采蜜,燕子快乐地飞窜,大红公鸡也领着一大帮母鸡在花丛了叽叽咕咕地觅食,老爷爷们在桃树下说三道四,一群大妈在花下跳起广场舞,我要上学去,不然就会在那里放风筝或者大声地唱几首歌。

  学生乙:山坡下,新建了新农村,一大片的,很有气派。 房子翘起翅膀似的,像要飞翔的大鸟,红瓦闪着太阳的光,照得人眼花缭乱,铝合金的门窗显出富贵来,洁白的墙壁映着门前大树的影子,一辆辆小汽车从门前的公路上穿行‍‌‍‍‌‍‌‍‍‍‌‍‍‌‍‍‍‌‍‍‌‍‍‍‌‍‍‍‍‌‍‌‍‌‍‌‍‍‌‍‍‍‍‍‍‍‍‍‌‍‍‌‍‍‌‍‌‍‌‍。 村庄迁移来许多人,一下子像集市一样热闹了。

  学生丙:秋天的家乡是最美的。 你看,天蓝得像透明的玻璃,云像棉花丝一样在游动,鹰在高空盘旋,满山的树木都红得像燃烧的火炬,风一吹,有的叶片便像蝴蝶一样飞舞起来,和小鸟比美。 田野里的庄稼也黄灿灿的,果树上的果子像挂满的小灯笼,树下的老人和孩子都吃得津津有味,乐得合不住嘴。

  走进学校。 学校不仅是学习的场所,更是健康快乐的成长之地。 热爱学校,就要从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开始,从热爱这里的老师同学开始。 关注乡土,挖掘乡土文化,就要从身边的现实入手。 写身边的事,就是感知、认同、赞美乡土文化,就是写乡土作文。 “走进”不光是“脚”的行动,更是“心”的行动。 只有“心”走进去了,才会用一双眼睛发现曾经熟视无睹的美来。 像引导学生写家庭、写村庄一样,我在实践中,总是用作文的话题来引起学生对身边生活的关注,对生活的体验、理解,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不断丰富自己的所见所闻,然后用文字把自己的独特感受写出来。

  作者:南力琼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xuebaoqk.com/xblw/7098.html

《挖掘乡土文化练写乡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