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学报期刊咨询网是专业的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热点关注: 如何证明自己发表的论文见刊了 论文检索页是什么意思 可以快速见刊的普刊有哪些?
当前位置: 学报期刊咨询网学报论文范文》清代关中地区饥荒的时空变化特征

清代关中地区饥荒的时空变化特征

发布时间:2022-01-26 11:02所属平台:学报论文发表咨询网浏览:

  提要:论文基于《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陕西省自然灾害史料》等全国性及地方性汇编史料,提取清代(1644-1911年)关中地区饥荒县次、饥荒等级、饥荒月份与季节等信息。利用语义差异法及频次统计重建清代关中地区逐年饥荒序列,并应用指标统计、滑动平均、Image

  提要:论文基于《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陕西省自然灾害史料》等全国性及地方性汇编史料,提取清代(1644-1911年)关中地区饥荒县次、饥荒等级、饥荒月份与季节等信息。利用语义差异法及频次统计重建清代关中地区逐年饥荒序列,并应用指标统计、滑动平均、Image函数和核密度等方法分析关中地区饥荒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清代关中地区饥荒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年代际及季节变化特征。1861-1911年为典型的饥荒多发-偏重时期,而饥荒最严重的1690s、1870s具有频率高、强度大、范围广的特点,饥荒主要发生在夏季。2)清代关中地区饥荒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饥荒多发区以西安府为中心沿渭河流域呈东西向展布,西安府、同州府南部及凤翔府东部为饥荒的热点区。其空间分布格局可能受到人口、农业布局、经济水平等因素的影响。3)清代关中地区饥荒与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存在一定关联。干冷气候背景下饥荒频次及强度明显增加,旱灾、冻灾、蝗灾等自然灾害则对饥荒的短期波动存在明显影响。饥荒与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的关联随着清代后期社会经济韧性减弱而强化,由旱灾等自然灾害导致的严重饥荒频次和强度达到峰值。上述认识对于客观重现历史时期关中地区粮食安全危机及其影响,科学辨识区域粮食安全风险及其空间分布,深入理解区域粮食安全战略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饥荒;时空变化特征;清代;关中地区

农业粮食生产

  饥荒和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粮食安全自古以来都是我国社会经济稳定的重要基础,而饥荒则代表着粮食处于极度不安全的危机[1],是粮食安全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在古代中国,饥荒又名饥馑或灾荒,指谷菜不收、黎民挨饿之情形。历史上中国由于饥荒多发甚至被西方学者称为“饥荒之国度”,有关饥荒的文献记载举不胜举[2]。

  由于民众深受饥荒之苦,政府长期致力于饥荒问题的解决,中国有着长达三千年的饥荒资料[3],并经过长期的思想、文化、制度方面的积累,形成了古代独特的粮食安全观;当前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需要用全球7%的耕地来养活了全球近20%的人口[4]。就全球范围而言,气候变化背景下当前及未来全球粮食安全均面临极大风险[5],饥荒作为粮食安全危机的主要表现,受到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国外学者重点对饥荒与政治的关系进行研究,如ViolettaHionidou通过人口统计资料,分析了1941年和1942年希腊被占领期间发生的饥荒事件,研究了这场粮食危机过程、政治饥荒和救济行动的有效性,为现代救援行动和实践提供了新的见解[6]。

  印度著名学者AmartyaSen在《贫困与饥荒》一书中提出了权利方法,用来分析饥饿、贫困和饥荒三者之间的关系。他将饥饿放在权利关系中进行考察,探讨了食物与权利的关系问题,并且同时结果说明了假如粮食的生产没有产生变化,那么权力关系的变化也将会引发严重饥荒[7]。国内关于饥荒的研究则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邓云特先生的《中国救荒史》[8],该书通过梳理殷商直至民国时期大量的历史资料,对我国历史灾荒包括饥荒在内的史实、成因、影响及救荒措施做了详细的论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开始对历史时期饥荒进行时空序列重建,分析讨论饥荒时空分布特征。

  袁林[9-10]等基于影响范围对陕甘宁等地区的饥荒史料进行等级量化,重建当地历史时期的饥荒序列,以分析地区饥荒发生的频率特征;滕静超[11]等利用史料中饥荒的时空信息建立历史饥荒数据库,综合考虑饥荒的频次与等级,重建了西汉至清代年代际分辨率饥荒指数序列,并分析了我国历史饥荒的相对多发时段;陈明[12]、舒显彩[13]、殷淑燕[14]、萧凌波[15]和魏柱灯[2]等学者,分别对不同时期、不同区域的饥荒时空分布的特点进行讨论研究。历史重大饥荒案例研究也受到了广泛关注,众多学者从气候变化背景、自然灾害成因、饥荒空间分布及时间演化、饥荒社会响应等方面对“崇祯大旱”、“康雍奇灾”、“丁戊奇荒”、“民国十八年大饥馑”及1813-1814年华北大饥荒等进行了研究[16-20]。

  此外,部分学者对气候、灾害等环境因素与饥荒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探讨[21-22]。关中地区位于陕西省中部,地势整体呈西高东低特征,地形以平原、盆地为主,土壤肥沃、水源丰富,适宜发展农耕业,历来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和社会经济中心[23]。

  但由于地处西北内陆,关中地区冷干气候特征明显,降水季节及年际变率极高。在气候剧烈波动并恶化的小冰期,社会经济条件相对落后,旱涝等自然灾害频发,常造成粮食收成减少、粮价飙升、经济秩序破坏,进而引起饥荒,并导致人口大量死亡及社会动荡[24]。文中利用清代史料、地方志等中丰富翔实的饥荒记录,以清代关中地区作为典型区,分析、探讨小冰期气候背景下饥荒的时空演变特征,对全面、深入理解当前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促进区域粮食安全保障机制的完善,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材料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文中空间数据来源《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清代卷)[25]。饥荒数据主要来源于张德二的《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清代卷)、《陕西省自然灾害史料》、《中国气象灾害大典》[26-28]等汇编史料。其中,《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收集自甲骨文以来直到公元1911年3000年间的有关旱灾、涝灾、蝗灾等自然灾害以及饥荒等记载,依年序辑集,从正史、地方志、官方档案中提取相关内容,记录详细,空间分辨率可达县级[25]。从上述三种汇编史料中分别提取饥荒记录353条、37和64条。经对比、合并重复记录,共集成获取饥荒记录356条,涵盖清代关中地区107个饥荒年份。

  356条饥荒记录中,仅记载饥荒月份的为89条,记载饥荒月份或季节的有168条。清代关中地区所属行政区为3府2州,下辖41县。其饥荒空间信息的提取,参照《中国行政区划通史》、《中国历史地图集》[25,29]以及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项目(CHGIS)的内容,结合当下关中地区下辖区域进行整理和修订。由于关中地区清代以来行政区划变动不大,仅有宁陕厅现被安康市所辖,不再属于关中地区,因此文中未统计其饥荒次数。

  1.2 饥荒序列重建

  提取的356条饥荒记录用语义差异法将饥荒定性描述转为量化分级,并构建清代关中地区饥荒时间序列。已有多篇文献成功运用语义差异法[29-31]来重建基于历史文献描述的时间序列。将356条用文字描述的原始定性的饥荒记录通过语义差异法进行量化分级,分为轻度饥荒、中度饥荒和重度饥荒3级。

  对关于赈济的饥荒记录,若无明确说明救济人数规模较大或对饥荒情况的详细描述情况下,按1级轻度饥荒来计算。当存在府或州厅地区一级的记录和其下辖县一级记录时,以县级记录为主。若部分饥荒记录同时存在多个等级,参考地方志等分析具体描述,若非夸大事实则以高等级描述为准。

  经上述处理后,可得饥荒等级为1的轻度饥荒记录有218条,饥荒等级为2的中度饥荒记录有122条,饥荒等级为3的重度饥荒有16条,共有356县次饥荒的记录。参考前人研究成果[2],文中按一定的比重系数加权来构建以年为分辨率的饥荒指数序列:饥荒指数=W1Fg1+W2Fg2+W3Fg3(1)式中:W1、W2、W3为加权系数,分别赋值0.1、0.3、0.6;Fg1、Fg2、Fg3则分别为饥荒等级1、等级2、等级3的总县次。通过饥荒指数序列,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出饥荒的严重程度。

  1.3 饥荒时空统计

  饥荒时间变化特征主要通过时间序列曲线及指标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绘制清代关中地区逐年饥荒县次、饥荒指数时间序列曲线图,参考31a滑动均值曲线与均值曲线的相对关系,划分清代关中地区饥荒变化的阶段;以10年为时间单元,对清代关中地区饥荒县次、指数和频率进行统计制图。通过饥荒时间序列曲线的对比及指标统计,分析清代关中地区饥荒的阶段性、波动性及年代际变化特征。饥荒空间分布及其演变特征主要通过MATLAB中的Image函数及ArcGIS中的核密度估计法进行分析。

  将关中地区3府2州的饥荒县次及月份通过Image函数进行处理,得到清代关中地区饥荒时空序列图。利用ArcGIS中的核密度分析工具来对关中地区饥荒指数进行计算,用自然断点分级法将饥荒指数的核密度进行分级显示[32],再根据整个清代的核密度值手动对不同时段饥荒占比进行分级显示,利用GIS空间制图分析清代关中地区饥荒空间分布的特征。

  1.4 饥荒月份、季节统计

  《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25]中关于饥荒具体发生时间的记载有些较不明晰,难以与灾害发生时间相区分,因此对与饥荒相伴发生灾害的月份与季节进行一并统计。

  历史文献中关于灾害、饥荒发生的月份与季节记载也并不多,仅有部分有记录,故数量与饥荒县次统计数量并不一致。有记载为“自正月至四、五月麦价日增,斗麦粜钱千五百文,贫民间有饿毙”,则饥荒月份定为1月至5月;部分饥荒记录仅仅记载季节而未明确月份,如“自夏徂冬不雨,粮价奇昂。大旱,饥”,则在夏秋冬三季均计数。最终共得到有明确月份或季节的地区记录为168条,而明确记载饥荒月份的记录有89条。

  2 结果分析

  2.1 关中地区饥荒时间变化特征

  2.1.1 阶段性特征

  清代关中地区饥荒呈现出明显的波动状态,具有阶段性和爆发性的典型特征。逐年饥荒县次及饥荒指数序列均整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并具有多个短期峰值,峰值之间多为相对较长的平静期;而滑动平均曲线则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有多个饥荒高发期。统计相关数据可得,在清代共268年内出现饥荒的年份有107年,占整个清代约40%,约2.5年左右就会有饥荒发生,约每年都至少有一个县遭受饥荒。

  饥荒发生的频率相对较高,其中轻度饥荒和中度饥荒占比最大,合计约有95%。参照31a滑动均值曲线,将整个清代关中地区的饥荒波动划分为五个阶段:1644-1680年、1681-1765年、1766-1830年、1831-1860年、1861-1911年。其中1861-1911年阶段特点为多发-偏重,而1681-1765年这个阶段特点是少发-偏重,1644-1680年、1766-1830年和1831-1860年三个时段饥荒特点为多发-偏轻。

  1861-1911年这一时段重度饥荒次数占比最大,且年均饥荒县次最高,位于同治至清代末期。而1681-1765年阶段中轻度饥荒和重度饥荒次数最多。1681-1765年跨越年数长达85年,处于康熙中期至乾隆中期,尽管重度饥荒发生次数最多,饥荒县次也最高,但重度饥荒占比较少,饥荒年数比例为36%,其饥荒特点为少发-偏重。1644-1680年、1766-1830年、1831-1860年等3个饥荒多发-偏轻时段分别处于顺治至康熙中期、乾隆中后期至道光前期、道光后期至咸丰时期,饥荒发生次数较少,均以轻度饥荒为主,1831-1860年也有重度饥荒发生,但仅占2%。3个时段轻度饥荒占比分别为84%、79%和50%。

  2.1.2 年代际变化

  清代关中地区饥荒在清初期和末期强度最高,而中期和末期发生频率最高。以10a为一阶段将清代共268a划分为27个阶段,可以看出1690s、1870s两个时段饥荒县次最多,均为42县次。且这两个时段的重度饥荒也均为最高,分别为6次和7次,饥荒指数分别为10.2及11.5。其次是1720s、1800s及1900s三个时段饥荒县次较高,均为30次,这三个时段轻度饥荒及中度饥荒县次较高,除1900s有重度饥荒发生外,另两个时段无重度饥荒,饥荒频率为0.3、0.6和0.3。而1830s时段内,饥荒发生频率最高,为0.8,但无重度饥荒发生,轻度及中度饥荒发生县次分别为12次和9次,故饥荒频率最高但综合饥荒指数相对较低,仅为3.9。

  2.1.3 季节变化特征

  因《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等资料中均以农历记录饥荒时间信息,故确定春季为农历1-3月,夏季为农历4-5月,秋季为农历6-9月,冬季为农历10-12月。关中地区饥荒多发于夏秋两季,占比约为66%,尤其是夏季为饥荒高发季节,发生比例是冬季的3倍。

  夏季农历5月饥荒发生比例最高,占14%;其次是春季农历3月饥荒发生比例较高,占13%;秋季9月饥荒发生比例较高,占10%;冬季整体饥荒发生较少,均占6%。夏季饥荒的发生主要受春季及夏季雨水愆期等影响,这也体现了饥荒滞后性的特点。春夏相交的农历3、4月正处于禾麦未熟、青黄不接时段,饥荒发生比例高于夏末秋初、秋冬相交及冬春之际。从饥荒记录的文字描述及饥荒季节图可以看出,关中地区饥荒主要由气象灾害旱涝引发,旱灾为最主要的致灾因子[22]。

  2.2 关中地区饥荒空间分布及演化特征

  2.2.1 饥荒空间分布总体格局

  关中地区饥荒总体以咸阳县为中心点,沿渭河、泾河、灞河等河流呈圈层状向外辐射扩散,饥荒强度也逐级减弱。中心地带主要为西安府,整体核心值较高,包含乾州部分县域。第二圈层除有部分位于同州外,基本也都处于西安府及乾州府南部。第三圈层范围稍稍扩大,包含了凤翔府东部部分地区、乾州、西安府、同州府大。凤翔府和邠州整体核心值较弱,重点受灾区域也多位于西安府、乾州交界之处。

  西安府成为饥荒高发核心区域,与西安府的自然和社会背景有关。西安府位于渭河流域中部的关中盆地,地形多样,有平原、盆地和山地等,河网密布[22],受季风气候影响,水旱灾害频发;且西安府人口基数大,为多民族杂居,历来是国家的政治、经济中心,因此西安府一旦发生自然灾害,极易演变成复杂的社会问题,如同治年间所发生的回乱,造成人口大量伤亡,社会经济发展也受到重创,而这时又恰逢连年大旱,政府无力进行赈济,最终导致“饿死者无算”、“死者枕藉”、“人相食”等情况出现。

  3 讨论

  3.1 气候变化与饥荒关系

  气候变化对饥荒的发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气候的冷暖、干湿变化影响着粮食生产水平,干冷气候条件下易发生旱灾,不利于粮食的种植与生产,而暖湿气候则更适宜作物生长。清代关中地区在18世纪和20世纪为暖期,19世纪为冷期,而暖期与冷期中的冷谷与饥荒县次峰值有一定对应关系[34]。

  18世纪暖期中,气候整体偏暖,粮食产量相对较高,饥荒发生频次低,影响较弱。而19世纪冷期中有3个冷谷,分别是1830、1860及1890年。1830-1860年时段饥荒特征为多发-偏轻,饥荒县次31a滑动均值也高于整体均值,有重度饥荒发生。而频次最多、强度最大的饥荒年份为1877年,1860-1877年间饥荒频发,以轻度和中度饥荒为主,间或也有重度饥荒。

  1878年后饥荒频次逐渐降低,直至1900年后再度上升,与冷期中的冷谷相互印证。气候干湿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饥荒的频次与强度,气候偏干情况下饥荒更易发生。在1651-1900年气候整体偏湿,1901年后气候偏干的大背景下,也有着小范围的偏干、偏湿时段[35]。1670-1675年、1715-1720年、1780-1820年及1870-1875年等时段偏干,其中在1780-1820时段中,西安站偏干而凤翔站偏湿,而这一时段中西安府饥荒次数与强度也均高于凤翔府,与干湿时段相印证。

  1670s时段内饥荒频次及强度均较弱,饥荒年数占比为10%。在1720s中,饥荒频次与强度急剧增加,年数占比为30%,体现了饥荒的滞后性特点。1870s时段中饥荒频次与强度均达到峰值,关中地区发生饥荒范围与强度均有所上升。1644-1660年、1720-1730年、1840-1860年及1880-1900年等时段偏湿,偏湿时段内虽有饥荒发生,但频次、范围与强度均弱于气候偏干时段。

  3.2 自然灾害与饥荒关系

  自然灾害往往是产生饥荒的直接因素。在以耕作业为主的关中地区,粮食安全是重中之重,而以旱涝、冻灾等气象灾害与蝗灾这一气象衍生灾害为主,是粮食安全的极大威胁。涝灾、冻灾、蝗灾与旱灾的发生频率均有一定相关性[36]。旱灾高发于1660s、1770s、1800s、1830s、1860s、1870s和1900s这7个时段[37];而涝灾和冻灾高发期均有5个,分别为1660s、1810s、1830s、1880s、1900s[38],和1650s、1690s、1830s、1870s及1890s[39];1640s、1690s、1850s和1870s这4个时段蝗灾高发[40];饥荒在1690s、1720s、1800s、1870s和1900s这5个时段高发。关中地区饥荒高发区域多在渭河、泾河中下游,易受旱涝两种灾害的共同影响。

  而冻灾又多发于春季,对小麦生长影响巨大,且冻灾发生时会导致降水量减少,增加旱灾发生几率。干旱的环境适宜蝗虫的生长,且蝗灾多发于夏季,对当年粮产有着严重影响。1650s、1680s、1850s及1890s共4个时段为霜雪灾害频发期[41],霜雪灾害频发时段也有饥荒发生,但饥荒频次与强度均较低。不同灾种对饥荒影响程度也不同。

  旱灾最严重时段为1870s,涝灾峰值时段为1900s,冻灾发生频次最高时段为1800s,蝗灾最严重时段为1840s,而饥荒高发时段分别为1690s和1870s;旱灾峰值时段与饥荒峰值时段对应率达60%,而涝灾对应率为20%,蝗灾对应率达40%,冻灾与饥荒峰值对应率为20%,霜雪灾害与饥荒对应关系较差,故旱灾为饥荒的主要致灾因子。饥荒高发时段的1690s受旱灾、疫病的多重影响,这一时段旱灾频次少但强度大、范围广,因1692年有疫病发生,故时段饥荒频次与强度均较高。而另一饥荒高发时段为1870s,受多种自然灾害和赈济不及时、赈济粮银不够等社会因素的影响,最终导致了一场罕见的大饥荒-丁戊奇荒。

  4 结论

  通过《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陕西省自然灾害史料》等史料,提取清代关中地区饥荒的县次、饥荒等级、饥荒月份数据,以县级为行政单元,统计了清代1644-1911共268年的逐年饥荒信息,利用MAT⁃LAB及ArcGIS中的核密度估计法来分析关中地区饥荒的空间分布特征,主要结论如下:

  (1)清代关中地区饥荒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年代际及季节变化特征。以饥荒31a滑动均值与268a滑动均值进行对比,1861-1911年饥荒特点多发-偏重时期,1681-1765年为饥荒少发-偏重,而1644-1680年、1766-1830年和1831-1860年三个时段饥荒特点为多发-偏轻。以10a为单位进行分析,1690s、1870s具有频率高、强度大、范围广的特点。且饥荒的季节特征显著,主要发生在夏季。

  (2)饥荒多发区以西安府为中心沿渭河流域层层扩展,西安府、同州府南部及凤翔府东部为饥荒的热点区。其空间分布格局可能受到人口、农业布局、经济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与蝗灾空间分布相互对应,中心区域蝗灾、饥荒发生频率较高,南北蝗灾与饥荒发生频次相对较低。西安府每个时段均为饥荒发生的核心区域,西安府饥荒主要影响因素有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也有人口、宗教、政治等社会因素。

  (3)清代关中地区饥荒与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存在一定关联。干冷气候背景下饥荒频次及强度明显增加,旱灾、涝灾、冻灾、蝗灾等自然灾害则对饥荒的短期波动存在明显影响,且各类灾害之间也有一定关联性,但旱灾与饥荒对应关系更好,为主要致荒因子。饥荒与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的关联随着清代后期社会经济韧性减弱而强化,由旱灾等自然灾害导致的严重饥荒频次和强度达到峰值。

  参考文献:

  [1]FAO/FSAU.Integratedfoodsecurityandhumanitarianphaseclassification[Z].Nairobi:FAO′sAgricultureandDevelopmentEconomicsDivision(ESA),2006:13-15.

  [2]魏柱灯.清代苏沪地区饥荒的时空变化及其环境因素[J].地理科学进展,2020,39(8):1333-1344.

  [3]陈高佣.中国历代天灾人祸表[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1986:7-9.

  [4]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2020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R].罗马:联合国粮农组织,2020:1-11.

  [5]IPCC.ClimateChange2014:Impacts,adaptation,andvulnerability(ContributionofWorkingGroupIItotheFifthAssessmentReportofIPCC)[R].CambridgeandNewYor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14:485-490.

  [6]HIONIDOUV.FamineanddeathinoccupiedGreece,1941-1944[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6:43-45.

  [7]阿马蒂亚·森.贫困与饥荒[M].王宇,王文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50-55.

  [8]邓云特.中国救荒史[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7.

  [9]袁林.陕西历史饥荒统计规律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5):12-17.

  [10]袁林.甘宁青历史饥荒统计规律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69-75.

  [11]滕静超,苏筠,方修琦.中国西汉-清代饥荒序列的重建及特征分析[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4,29(4):26-32.

  [12]陈明.元代北方饥荒的时空分布特点及救荒措施[J].古今农业,2001(4):23-33.

  作者:文彦君1,2,李晓宇1,万红莲1,2,徐彬1,王祎楠1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xuebaoqk.com/xblw/7313.html

《清代关中地区饥荒的时空变化特征》

学报期刊咨询网

专业提供学报论文发表咨询平台

学术咨询正当时

百度十下,不如咨询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