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学报期刊咨询网是专业的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热点关注: 论文检索页是什么意思 如何证明自己发表的论文见刊了 可以快速见刊的普刊有哪些?
当前位置: 学报期刊咨询网学报论文范文》基于雷州灰塑艺术传承的混凝土工艺品设计研究

基于雷州灰塑艺术传承的混凝土工艺品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2-04-15 11:07所属平台:学报论文发表咨询网浏览:

  摘 要: 对雷州传统民居灰塑装饰艺术的发展历史及工艺特点进行解读,呈现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极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分析了这一工艺传承发展所面临的困局。在此基础上提出以混凝土工艺品作为新载体,提取分解重构雷州灰塑装饰纹样并二次创作于其上,实现雷州传统民居

  摘 要: 对雷州传统民居灰塑装饰艺术的发展历史及工艺特点进行解读,呈现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极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分析了这一工艺传承发展所面临的困局。在此基础上提出以混凝土工艺品作为新载体,提取分解重构雷州灰塑装饰纹样并二次创作于其上,实现雷州传统民居灰塑装饰艺术文化的活化及传承,也为清水混凝土装饰品行业的发展找到一个新的方向。

  关键词: 雷州传统民居;雷州灰塑;装饰纹样;装饰艺术

混凝土论文

  灰塑装饰艺术作为岭南地区民间传统艺术,多见于民居建筑装饰,于 2008 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了国家非遗名录。地处粤西的雷州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灰塑工艺为代表的地方传统民居装饰艺术有着极具特色的独到发展,其灰塑装饰艺术也被独立称作“雷州灰塑”,于 2016 年获广东省政府批准纳入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

  随着社会的发展,雷州灰塑技艺因其固有的时代特征,工艺的传承及发扬有着较大的局限,同时当地民众缺乏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传承意识,地方政府也未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导致许多极具艺术价值及历史意义的传统建筑得不到保护,遭到大面积损毁甚至坍塌,雷州传统民居装饰艺术及雷州灰塑工艺在雷州文化中的影响力逐渐减弱。

  近年在国家倡导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高文化自信风潮的引领下,雷州灰塑申报省级非遗项目成功并重回大众视野,但群众基础及政府宣传力度仍有待加深提高。在工业水平得到极大发展,装饰艺术偏好“工业风”的当下,本文以清水混凝土这一当代工业材料制作的工艺品为载体,引入其优势特性来解决雷州灰塑工艺传承的局限问题,降低雷州灰塑推广的门槛,提高大众对这一非遗文化艺术的关注度,在探索混凝土艺术品行业发展的同时,达到传承发扬雷州灰塑装饰艺术的目的[1]。

  1 雷州传统民居中的灰塑装饰艺术

  1. 1 雷州灰塑历史概述

  灰塑是岭南地区的传统民间建筑装饰工艺艺术,史载最早出现于唐朝,发展于宋,兴盛于明清。工艺用料源自日常生活中随手可得的“柴米油盐”: 稻草、糯米、桐油、食盐、红糖,连最主要的原料———石灰,最早也是使用海边贝壳碾制而成。使用这些简单原材料混合而成的灰浆装饰建筑,历经百年风雨亦不会褪色。灰塑工艺是传统工艺人的智慧结晶,前人惠传下来的瑰宝。雷州灰塑是岭南灰塑装饰工艺艺术的一个分支,地方发展特色明显,无论是历史人文资源或是自然环境条件均有着灰塑工艺发展的土壤。

  雷州地区地理位置独特,内接广州地区外接南洋,是古时的航道枢纽。唐代时期雷州为雷州道辖区核心,行政辖管粤西及海南岛,行政地位与广州同级。宋末元初宋帝难逃为雷州注入了大量劳动力,使得地区手工业得到发展,商品经济一度兴盛,为灰塑工艺广泛应用打下了经济及社会基础。清代《海康县志》记载明代正德年间明伦堂修复时有“粉素缭以墙垣”,其中的“粉素”即为灰塑,是雷州地区最早有关灰塑出现的记载。

  雷州地区同广州地区虽同属岭南,但纬度更低,常年雷雨且伴有台风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更潮湿且更易滋生虫害,这使得灰塑工艺在雷州地区有更深的需求基础。雷州地区海洋资源丰富,对比广州地区更易得到贝壳这种制作石灰的原材料,而雷州灰塑使用的主要材料———火筒螺壳,可谓当时最上乘的制作石灰的材料,造出来的灰浆有更好的耐酸耐碱耐高温特性。这些自然环境条件也十分适合灰塑工艺的推广及发展。

  清朝康熙年间,得益于“禁海令”的取消,雷州地区迎来了大规模的移民迁入,经济及社会再次发展。雷州灰塑工艺也在这个时期达到了应用的顶峰,大量应用于庙堂宗祠及民居建筑,其中规模较大且留存至今的就有雷州邦塘村首富李光祖的家宅群落。晚清及民国时期,雷州半岛沦为法租界,殖民入侵带来了西方的建筑理念及新的建筑材料,对本土建筑工艺形成了较大的冲击。雷州灰塑工艺由于其施工周期长、人工成本高的缺点逐渐被水泥制品替代。

  而后新中国成立文革期间的“破四旧”摧毁宗庙,保有灰塑装饰艺术的传统建筑也大多遭到破坏。雷州灰塑这一传统装饰技艺,直至 2008 年灰塑列入了国家非遗名录,以及 2016 年雷州灰塑获批省级非遗项目,才重回大众视野。但由于雷州灰塑装饰建筑群规模以及留存程度均不及广州,政府也未大力推动修复并建立系统的公众宣传模式,雷州灰塑的传播发展仍有待推动。

  1. 2 雷州灰塑制作工艺及艺术特点

  雷州灰塑制作工艺要点繁多,流程较为复杂,其中在灰浆阶段就需要严格区分底灰及面灰的原料。底灰泥质较硬主要用于基型制作,除基础原材料外还要加入干稻草,俗称“草根灰”。面灰泥质较软且韧度更好,主要用于表面塑形,以草纸代替干稻草,制作时需更多的搅拌同时加入较多的糖浆和糯米浆。批灰时要遵循“逐层处理”原则,在前一层浆干未干之时批抹下一层,其中底灰每层需控制在 20 mm 左右。整个制作流程要求均十分严格,整体制作周期较长。

  雷州灰塑根据造型高出墙面的距离可分为三种类型: 造型厚度在 5 cm 以下的平面塑,一般以平面彩色描画为主,多装饰于宅邸的门楣; 造型厚度在 5 cm ~ 20 cm的半边塑,具有丰富的层次感以及视觉冲击效果,多装饰于宅邸的照壁; 完全独立脱离于墙面的立体塑,主要功能为增加建筑自重保护宅邸屋脊,因此多装饰于建筑屋脊。

  雷州灰塑在用色方面沉稳朴素,对比于广州地区灰塑艺术的多彩艳丽,其仅以黑白原色或红、黄、钴蓝、翠绿等较少量的色彩完成创作。红色寓意喜庆吉祥,而黄、蓝、绿则是土地滩涂、大海蓝天、绿植作物的颜色。雷州灰塑造型在题材方面也多以身边的事物为主,或雷州本土的风景事物,或弘扬礼孝的人文故事,或寓意美好的吉祥瑞兽。这样的用色及题材体现了雷州人民最为质朴的情感,源于农渔业靠海为生对大自然的依赖,也源于雷州民众对美好生活最简单的向往。

  李光祖宅邸群中留存较好的居由轩,整体造型古朴典雅。屋脊主要由青砖建造,附以灰泥抹面,两端呈渔船状翘起并以海浪纹样进行装饰,6 朵浪花层叠弯延似龙吐水,颜色以朱红、青绿、宝蓝为主。而在海浪灰塑的下方,则是用白色灰膏描绘的一朵出水浮莲,莲花两侧的卷草纹呈对称状,层次迭起生生不息。木形山墙气势恢宏,高耸挺拔,花卉图案、祥云纹样等装饰在山墙的花鸟肚,两端装饰性的脊也是以层叠弯延、色彩清丽的海浪纹样呈现。这些装饰元素都与水息息相关,寓意着兴水防火,为家宅带来安康吉祥,也充分反映出雷州人民对海洋的敬仰,体现了雷州靠水文化的地域特征性[2 - 3]。

  2 基于雷州灰塑传承的混凝土工艺品研究

  2. 1 以混凝土工艺品为载体推广雷州灰塑的探讨雷州灰塑因其时代特征有着十分突出的局限性。

  1) 传承的局限。雷州灰塑作为民间工艺艺术基本以手口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承,缺乏系统性的书籍学典以及程序化的教学导致这项工艺无法大范围传播[4]。2) 市场需求的局限。随着工业生产水平越来越高,市场出现了各种可替代灰塑泥灰的建筑装饰材料,防水防虫可塑性强,且价格低廉易获取。相比之下灰塑的原材料成本日益增加且制作周期长,仅考虑生产效率灰塑很难适应市场发展需求。

  3) 历史基础及地方政策的局限。雷州地区民众对于雷州灰塑的保护及传承意识薄弱,历史留存的传统灰塑装饰民居多散落在经济条件较差的边远村落,作为打造文化旅游商圈的资源与广州地区陈家祠相比基础较差,地方政府较难推动发展,群众较难接触了解,无法取得好的宣传推广效果。针对雷州灰塑工艺的局限性,本文以文创产品为切入点,选取混凝土工艺品替代灰塑,以此为媒介将雷州灰塑所涵载的地方传统艺术文化再次带回大众视野中[5]。

  1) 混凝土工艺品有广泛的大众基础。近年来国内掀起了“工业风”潮流,将原本只作为建筑施工与装饰材料的清水混凝土直接应用于日常生活装饰品的制作中,并以其简约大方、美观实用的特点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喜爱,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2) 以日常生活装饰品为媒介的推广成本更低。雷州灰塑装饰艺术目前多见于古民居建筑,位于相对偏远的古村落且保存状态较差,效仿广州地区打造历史文化旅游圈的方式投入成本过高,可执行性较差。以日常生活装饰品为媒介传承雷州灰塑艺术中所承载的传统文化,提高民众关注度,是初期宣传拓展的良好手段,是传统艺术文化活化的常用方式。

  3) 更简单的工艺及更低廉的成本。混凝土工艺相较灰塑工艺制作流程简单,只需按照比例向灰泥中注入清水搅拌即可,倒入模具后 6 h ~ 8 h 即完成固型,而后可直接绘制上色,大大减少成品的工序及时间,设计生产出模具后即可批量甚至自动化生产。

  相较之下灰塑工艺品需遵循多个工序将不同的原材料混合制作,而且无法采用统一模具批量生产的方式,只能手工制作,成本高且生产周期长。揉合“工业风”及“国潮风”,以混凝土工艺品代替雷州灰塑承载活化当地传统文化,有更好的大众基础及市场空间,能更好地将雷州灰塑重新带回大众视野,达到推广传承发展的目的。

  2. 2 雷州灰塑装饰元素

  活化及混凝土工艺品应用雷州传统民居的灰塑装饰受历史各朝代及舶来文化影响,其样式精美层次丰富,但整体纹样较为复杂,直接应用于混凝土工艺品中与当前流行的简约审美需求存在差异,需要将纹样提取分解重构,将原有的文化元素转译为更贴合现代审美的设计,加入现代元素使其能够更好地与混凝土工艺品融合。为此笔者团队选取目前传统民居保存数量较多且较为完善的雷州市沙镇邦塘村进行素材搜集,将山墙、屋脊、照壁等建筑构件上出现的灰塑造型以电子图片的形式进行采集记录,后期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对素材中的灰塑装饰元素进行提取、分解、重构,设计出更符合现代审美的纹样,应用于混凝土工艺品中[6]。

  1) 元素提取。运用 AutoCAD 将电子素材中雷州民居上的灰塑图案进行初步拓印,针对因风化褪色或照片失真无法完全呈现的纹样细节进行重现,得到原始的平面纹样,作为后续分解重构的基础素材。以李光祖居由轩山墙上的“飞天黄龙”彩画灰塑为例。

  2) 元素分解。元素分解阶段旨在对上一阶段得到的较为复杂的纹样元素进行分解简化,而后通过分离、切割、减缺等操作,完成初步的变形,作为后续设计重构的基础。分解的原则在兼顾美观的基础上,首先需要考虑分解得到元素的复杂程度,较为复杂的元素不利于分解且二次创作空间较小; 其次要考察分解得到元素是否能呈现纹样文化内涵的重要特征,尽可能保留原纹样的表征意义。以“飞天黄龙”彩画灰塑为例: 首先考虑龙头过于复杂,分解效果较差,进而选取相对简单的龙尾部分;考虑龙尾部分线条饱满柔顺,呈水相特征,充分表达了雷州人民靠海爱海的地方文化,存在分解价值; 将龙尾纹样切割简化为 2 个 ~ 3 个基本元素,进行旋转、补缺等操作,得到分解后的初步设计要素。

  3) 元素重构。元素重构阶段是针对上一步得到的设计要素进行精细化设计,设计过程中融入现代元素,通过更细致的分离、补缺、镜像、旋转、复叠等操作,将多种元素有机融合成新的图案,再结合文化内涵进行配色,形成一系列装饰纹样。

  为一组针对飞天黄龙纹样的二次创作纹样,用色在原纹样的主色调“松花”上进行了渐变处理,色彩层次更加丰富。线条流畅保有水相特征,整体造型酷似飞天祥兽,个别细节仍能察觉龙元素特征。整体设计对比原纹样更为简约,时尚感更强[7]。除此之外,分别对“飞燕东来”“瑞彩祥云”“乘风破浪”“花团锦簇”等彩画灰塑装饰纹样进行类似操作,配色延续雷州灰塑沉稳朴素的风格,以翠涛、莲红、窃蓝、紫蒲等传统色彩为主。

  4) 混凝土工艺品制作应用。

  这一阶段是将上一阶段得到的装饰纹样应用到清水混凝土工艺品上,需结合纹样设计出产品模型,利用 SketchUp 或 Rhino 等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实现3D 模型建模,通过模型进行硅胶模具定制,得到模具后将混凝土浆倒入模具待混凝土凝固后脱模,再利用丙烯颜料进行彩绘加工得到成品。在混凝土多肉花器上融入装饰纹样,据不同造型和颜色搭配花材,最终得到一系列附加雷州传统民居文化内涵与价值的生活装饰工艺品[8]。

  3 结语

  雷州灰塑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以及传承意义。但由于其自身具有的工艺特点以及湛江地方条件的制约,推广传承这一文化遗产存在较多的局限。本文通过对雷州传统民居不同建筑构件上灰塑的局部装饰纹样进行提取、分解与重构,运用到混凝土工艺品的装饰设计之上,通过混凝土工艺品大众基础广泛、制作工序简单、生产成本较低等优势条件,推广宣传雷州本土传统艺术文化,从而达到传承和发展雷州传统民居灰塑装饰艺术工艺的目的,也为清水混凝土装饰品行业的发展找到一个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薛 颖. 近代岭南建筑装饰研究[M]. 广州: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7.

  [2] 唐秋桂. 闽南传统建筑上的灰塑装饰[J]. 收藏与投资,2020,11( 9) : 55 - 58.

  [3] 陈志强. 雷州古民居灰塑装饰艺术与保护传承研究[J]. 岭南师范学院,2021,42( 4) : 67 - 73.

  [4] 孙 强. 如何传承岭南传统工艺美术[J]. 考试周刊,2012( 56) : 18.

  [5] 朱岸静. 岭南地区灰塑工艺特点及艺术特征研究[J]. 大众文艺,2018( 12) : 90 - 91.

  [6] 陈盛文. 粤西古民居装饰艺术研究[D]. 广州: 广东工业大学,2016.

  作者:任婧媛,蔡苑芝,冯锐铃,林 浩,欧文妮,孙易涛*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xuebaoqk.com/xblw/7492.html

《基于雷州灰塑艺术传承的混凝土工艺品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