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学报期刊咨询网是专业的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热点关注: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学报经济科学类核心学报体育科学类核心学报
当前位置: 学报期刊咨询网学报论文范文》远程开放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生获得感探析

远程开放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生获得感探析

发布时间:2019-09-09 17:20所属平台:学报论文发表咨询网浏览:

内容摘要:近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取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满意度,成为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根本指标。其中,学生获得感是思政课获得感的核心。与普通高校相比,远程开放教育思政课的学生获得感呈现出主观性强、差异性明显、

  内容摘要:近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取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满意度”,成为评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根本指标。其中,学生获得感是思政课获得感的核心。与普通高校相比,远程开放教育思政课的学生获得感呈现出主观性强、差异性明显、提升难度大三个特点。其提升应实施成果导向教育,不断更新和优化思政课教学设计;重构思政教育课程体系,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发展;完善办学系统,提高学习支持服务水平。

  关键词:远程开放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获得感

远程教育

  2015年,习近平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中首次提出“获得感”,意指最广大人民群众从我国改革发展中获得的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2017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清华大学作调研,首次将“获得感”引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语境,主要指师生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获得的实际受益。

  同年,教育部出台《2017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不断增强师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特别是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获得感成为当前评价思政课教学效果的一个根本指标。思政课获得感是一个多元的概念,既包括教师获得感,又包括学生获得感,其中,学生获得感是思政课获得感的核心。当前以思政课学生获得感为主要对象的大多数研究是从全日制普通高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探讨思政课学生获得感的基本内涵、构成内容、形成机理、提升途径等,鲜有人专门研究远程开放教育思政课的学生获得感。姚迎春和杨业华提出:“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是指全体大学生,但要重点关注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和弱势群体。”[1]

  我国电大系统自创办以来,一直秉承“面向地方、面向行业、面向农村、面向边远和民族地区”的办学定位,以社会普通劳动者为主要学习主体,积极服务于社会弱势群体,促进教育公平,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可见,电大系统倡导并实践的远程开放教育理念与获得感理念具有天然的契合性,研究远程开放教育思政课的学生获得感具有重要意义。

  一、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思政课设置的历史与现状

  在2018年以前的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广播电视大学远程开放教育的本、专科教育均开设1门思政课,其中专科开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本科开设《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以下简称“2005方案”)规定,高等学校思政课应设置专科必修课2门、本科必修课4门及选修课1门,本、专科均开设《形势与政策》,并且要求“成人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参照本规定执行”。

  可见,此阶段湖南广播电视大学的思政课程设置与2005方案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为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在国家开放大学的统一部署下,自2018年秋季开始,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大刀阔斧地对远程开放教育思政课进行改革,以中宣部、教育部统编教材为基础,课程设置采取“1+4+X”模式,并将这种课程模式平移至“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

  其中:“1”指国家开放大学思政特色必修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4”指教育部规定的思政必修课,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X”指《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等选修课程。设置专科必修课3门,计6个学分,占总学分的7.89%,是改革前的3倍;本科必修课3门,计7个学分,占总学分的9.86%,是改革前的3.5倍。

  国家开放大学统一部署的思政课设置模式既落实了2005方案的要求,又充分考虑了远程开放教育的特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既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一脉相承”,又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价值,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远程开放教育思政课学生获得感的特征

  远程开放教育思政课的学生获得感是指学生在远程开放教育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获得的实际受益。可以分为主动获得、被动获得,对结果的获得、对过程的获得,直接获得、间接获得,短期获得、长期获得等多种形态。姚迎春和杨业华认为,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与专业课获得感相比,其内容结构、表现形态、呈现方式、评价标准等均有明显不同,具有鲜明的隐蔽性、模糊性、滞后性、困难性等特征”[1]。

  而作为一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面向社会全体成员、没有围墙的新型高等学校,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在实施远程开放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从思政课上体验到的获得感呈现出主观性强、差异性明显、提升难度大三个特征。

  (一)主观性强

  从词根词源的角度出发,“获得感”是一个复合词,由“获得”和“感”两个词组成。“获得”既包括获得显性的、看得见的物质内容,又包括获得隐性的、看不见的精神内容。一般来说,社会学、经济学等领域中的“获得”强调的是显性的、看得见的物质内容,而教育学、管理学等领域中的“获得”强调的是隐性的、看不见的精神内容。但无论是物质方面的“获得”,还是精神方面的“获得”,最终都表现在“感”———即感觉这一主观层面上。

  因而,“获得感”本身是一个主观性很强的词汇。同时,思政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和核心课程,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灵魂课程”[2]。“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3]

  这种与生俱来的德育性质使学生在思政课上获得的精神内容与其他专业课程相比,主观性更强。开放大学开展的远程开放教育思政课主要采取网络学习的方式,以专题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课程资源类型包括文本资源、视频资源,其中视频资源采取“五分钟课程”的形式予以呈现,每个视频资源的播放时长为5—10分钟。短小精悍的视频资源既生动展示了思政课的知识要点,又符合当下快节奏时代远程开放教育学生对于高效学习的诉求,是学生的主要学习资料,也是最有助于提升学生获得感的资源类型。

  为保证学习成效,国家开放大学从技术层面对学习资源作了许多设置,如:学生离开学习页面时,视频将停止播放;不完成上一条视频学习,将无法进入下一条视频的学习;不完成本专题所有视频学习,将无法进入专题测验,从而无法获得课程成绩;在每门课程页面的顶端设置进度条,帮助学生了解学习进度等。

  与面对面的课堂授课相比,远程开放教育对于学生的学习监控主要限于技术手段,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外部动机虽然有一定帮助,但是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成效甚微。因此,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远程开放教育思政课学生获得感更强调学生的主动性,这与学生是否能够主动理解学习资源密切相关。

  (二)差异性明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效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满意度”这些曾经是评价思政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相比,“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获得感”摒弃了从学科理论分析框架或社会本位要求的角度对思政课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的思路,从个体标准的角度进行评价,突出和强调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主旨。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是一所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远程教学、以职业人为主要培养对象的大学,其学生群体基数庞大。

  以2018年秋季为例,全省共招收远程开放教育学生59604人,较2017年增长6.66%,招生规模连续多年在全国电大系统中名列前茅。在现阶段的159834名在籍生中,思政课选课人数达71108人次,其中70%左右来自基层、农村和边远地区,大多数学生为在职的成年人,无论是年龄、职业、家庭背景、学习和工作经历等,都比普通高校学生差异性更加明显。陈代波借鉴美学界对期待视野的定义,认为学生对思政课教学活动的期待视野是“学生在参加教学活动之前的价值观念、学习体验、生活经历、心理特征等共同形成的思维定向或先在结构,对即将进行的教学活动起着预先评估和选择引导的作用”[4]。

  远程开放教育学生中存在的结构性差异,必然导致他们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无论是在理解思政课中相同的学习资源,还是在理解不同的学习资源方面,预设的需求和期待差异更大,学习动机更加多样,获得感也存在更大差异。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例,这门课程分为两大部分八个专题,讲授了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具有理论性与思想性、概括性与抽象性兼备的特征。

  而不同年龄阶段、成长经历、工作性质的远程开放教育学生,对于各个历史时期党和国家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以及各项方针政策的理解显然存在较大差异。熊建生等人认为:“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多层次需要是习近平人民获得感思想的重要内容。”[5]为丰富思政课的多样性和层次感,国家开放大学所有思政课的每个专题不仅包括导学文本和视频资源,还增设了疑难解答和拓展学习。但是,在以自主学习为主的远程开放教育中,思政课教师与学生直接接触的机会不多,处于准永久性分离状态,提高教学针对性的难度较大,学生获得感的差异性天然存在。

  (三)提升难度大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突出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面临国际和国内的一系列深刻变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这无论是在新中国教育发展史上,还是在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上都是第一次。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思政课不仅具有完整的知识体系,是一门知识性课程,更重要的是思政课具有较强的价值属性,“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6]。

  因此,思政课学生获得感必然包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获得感。远程开放教育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相比,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角色的多样化,工作生活圈子的复杂性,他们更容易受到社会上各种落后思想的影响,导致“三观”偏离的风险性较高。由于学习起点较低,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较为薄弱,他们思考和分析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不足,导致“三观”摇摆不定。同时,还因为年龄较大,思维方式相对固化,要对远程开放教育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指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提高思政课学生获得感,其难度明显更大。

  三、远程开放教育思政课学生获得感的提升途径

  把思政课学生获得感作为评价思政课教学效果的核心指标,体现了对学习者主体地位的充分尊重。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年”专项工作最新调研报告显示,目前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状况总体良好,学生对思政课及授课教师获得感强、满意度高,思政课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入脑入心”[7]。

  自2018年思政课改革以来,湖南广播电视大学的学生普遍认为课程界面友好、课程内容新颖实用、测试安排合理,学生获得感较改革前有较大提升。同时,还是要清楚地认识到,远程开放教育中思政课学生获得感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针对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八个统一”要求为标准,不断探索提高远程开放教育中思政课学生获得感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参考文献:

  [1]姚迎春,杨业华.论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内涵[J].湖北社会科学,2018(04):183-187.

  [2]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的通知[EB/OL].(2018-04-13).

  [3]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EB/OL].[2019-03-18].

  [4]陈代波.借鉴期待视野理论破解高校思政课教学困境[J].理论视野,2014(11):74-76.

  相关教育论文范文阅读:英语教学论文远程教育在小学英语单词教学的应用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小学英语教学也面临着教学的改革,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单词教学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此展开探究工作,并对远程教育资源在小学英语单词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讨工作,希望能够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和高效性。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xuebaoqk.com/xblw/4561.html

《远程开放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生获得感探析》

学报期刊咨询网

专业提供学报论文发表咨询平台

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

百度十下,不如咨询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