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学报期刊咨询网是专业的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热点关注: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学报经济科学类核心学报体育科学类核心学报
当前位置: 学报期刊咨询网学报论文范文》“一流品质院校”内涵式发展的路径思考

“一流品质院校”内涵式发展的路径思考

发布时间:2019-12-05 16:55所属平台:学报论文发表咨询网浏览: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发展水平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一直处于弱势。近年来,在经济飞速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时期,高等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一些地方高等职业院校,紧扣时代脉搏,期望能够通过实现内涵式发展,努力推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发展水平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一直处于弱势。近年来,在经济飞速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时期,高等职业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一些地方高等职业院校,紧扣时代脉搏,期望能够通过实现内涵式发展,努力推动自身内涵底蕴的提升,建设“一流品质院校”。

  关键词:一流品质院校;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

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普通高等教育一直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高等职业教育由于种种原因,无论在规模上还是质量上都相对处于弱势。然而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与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出现了分化的趋势。技术密集型产业对既掌握理论知识又拥有技术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这就使得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职业教育获得了发展的契机。

  在技术密集型产业集中的苏州,一些与地方经济发展有密切关联的职业院校迎来了绝佳的发展机遇,苏州某职业院校也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建设“一流品质院校”的目标,以期通过学校的内涵式发展,努力推动自身内涵底蕴的提升。

  1“一流品质院校”的概念辨析

  所谓“一流”,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第一等”,它是一个相对的群体概念,是事物之间比较的结果,而比较的前提,是事物之间具有可比性,有共同的标准[1]。高等职业院校之间的比较应当根据其自身性质来进行,高等职业院校最重要的性质就是立足于地方经济,并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因此“一流”的高等职业院校应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学校,而不是通过片面提升可量化指标实现排名上升的学校,因为“一流学校不是排行榜排出来的”[2]。

  而“品质”,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物品的质量”,在“一流品质院校”的语境中,“物品的质量”就是指学校作为被评估的主体能够满足学生、企业和社会等客体的需求的程度,也就是说,能够较大程度满足学生、家长和社会需求的院校就是“品质院校”。此外,从2015年起就被国家确立为重大战略决策的本科“双一流”建设,也是提出“一流品质院校”概念的重要理论基础。

  对于一些地方市属高校来说,虽然目前未能跻身本科院校的行列,但是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建设“一流品质院校”,对于学校内涵底蕴的提升和办学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综上所述,“一流品质院校”就是指能够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且有效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并满足学生、企业和社会需求的高等职业院校。

  2“一流品质院校”的建设路径

  苏州地区技术密集型产业集中,尤以电子产业见长,市属高职院校的优势专业与之基本相吻合。然而由于科技与经济的飞速发展,苏州地区处于产业升级的关键阶段,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地方企业对员工专业知识技能要求的更新速度非常快,对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也有更高的需求。目前绝大多数高等职业专科院校培养的是面向生产、服务、建设、管理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他们的知识更新能力、专业提升能力甚至综合素质都相对弱一些[3]。

  因此,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光凭在学校中所学的知识技能和专业技术很难满足地方企业的要求,这就有可能导致毕业生无法顺利就业,而企业又缺乏可用人才的矛盾局面。如果学校不对此作出相应的调整,就会使得学生的就业需求和企业的人才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导致学生、企业和社会对学校的评价降低,进而无法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最终陷入困境,无法成为“一流品质院校”。实现学校的内涵式发展则是解决这一矛盾最有效的路径。

  作为逻辑学的范畴,内涵与外延是相对而言的。内涵是指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本质属性的总和,外延则是指一个概念所确指对象的范围。就发展模式而言,内涵式发展是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表现为事物内在属性的发展,如结构协调、要素优化、质量提升、水平提高、实力增强等。对于高校来说,内涵式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是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满意度为基本目标,以培育和提高核心竞争力为重心,以合理配置内部资源、科学整合内部要素为前进发展动力的自我发展;是有效促进高校科学定位,凸现特色的有机统一的协调发展[4]。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成功的内涵式发展,是指通过学校办学理念的优化更新、校园文化的建设推广、教育科研的发展提高、师资队伍的扩充升级以及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使得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全面提升,达到满足学生、企业和社会需求,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由此可见,实现内涵式发展是“一流品质院校”建设的重要路径。

  3实现内涵式发展的策略分析

  21世纪初,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阶段,政府出于分类发展的需要,直接对高职院校进行政策指导,以避免学术化倾向[5],在此之后,政府的指导性意见渗透到了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方方面面,导致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驱动”模式以及高等职业院校的“政策依赖”。这在当时的大环境下对高等教育整体的均衡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然而,发展近二十年后,缺乏自主性发展思路的高等职业院校正因此面临巨大危机。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应当独立思考,以谋求自主性发展。通过上文的分析论述可以得出,提高学校的内涵底蕴、实现内涵式发展,是建设“一流品质院校”的关键路径。扩大校园规模、增设热门专业、更新教学设备等是目前高等职业院校促进学校发展的主要手段。这些工作虽有一定价值,但都属于外延式发展,并没有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的目标,只能对建设“一流品质院校”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而想要建设“一流品质院校”,就应当在提升学校的内涵底蕴、实现内涵式发展上下工夫。

  3.1以人为本的院校精神

  运用权变理论来指导院校精神的建设非常合适。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权变理论(contingencytheory),又称情境理论,认为领导的有效性不是取决于领导者不变的品质和行为,而是取决于领导者、被领导者和情境条件三者的配合关系,它认为内外因素的交互影响会使人变得复杂。

  对院校精神的建设而言,师生心理会在多种内外因素的交互影响下随着工作学习环境(岗位、待遇、需求等)的变化而呈现不同的状态。因此,想要建设“一流品质院校”,实现内涵式发展就应当建立以人为本的院校精神,将个性发展放在首位。在具体的院校治理中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机制和以教职工为主体的人事管理机制:以学生为本,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满足学习需求;以教职工为主体,根据其不同的结构、水平以及专业等因素进行分类管理与服务,处理好教职工不同阶段发展诉求与学校发展相结合的关系[6]。

  3.2清晰明确的办学理念

  在拥有以人为本的院校精神的基础上,还应当具备与学校属性密切相关的办学理念。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的文化特征—职业性,这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源泉。因此强化职业性的文化特征,对提升学校内涵底蕴有重要作用。此外,高等职业教育还具有“高等性”的属性,这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不是单纯的技能教育,不是所谓的“终结性教育”,更不是“次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也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这是教育的本质价值,也应当成为学校内涵底蕴的核心基石。

  从国际职业教育的发展动态来看,高等职业教育已从单纯的职业技能教育转向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并强调为地方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服务[7]。有的高校总结高等职业教育本身的发展趋势以及苏州地区目前经济发展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明确其办学理念为:“立足成就学生、立足成就教师,全面提升内涵质量水平、全面提升创新发展活力、全面提升服务地方能力,全力建设一所立足苏州、面向江苏、辐射全国,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应用型地方院校与全国一流品质院校”。

  这一办学理念非常全面、清晰和明确,体现了建设“一流品质院校”、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决心。此外,在终极目标上对学校的层次发展有突破性的表述,这对学校今后的发展方向具有积极的引领作用。

  3.3一流水平的师资队伍

  如果说院校精神和办学理念是学校的文化软实力,是学校内涵底蕴提升的灵魂的话,那么一流水平的师资队伍就是学校的硬实力,是学校内涵底蕴提升的主要载体。只有拥有了一流水平的师资队伍,才能够真正实现学校内涵底蕴的提升,进而拥有实现内涵式发展的资本以及建设“一流品质院校”的能力。以“一流品质院校”的院校精神和办学理念为核心来看,一流水平的师资队伍在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两个方面具有不同的涵义:

  1)在职业教育方面,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对于教师来说,在职业教育的范畴内,“一流”代表着其既要是一流的“教师”,又应当是一流的“工程师”,也就是说其既要拥有渊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优秀的教育教学能力,又要拥有熟练的专业技术技能和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这些“双师型”教师不仅来自于教学系统,更多地来自于工厂、企业、行业。只有具有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高等职业院校才能真正面向社会、面向市场,与企业、行业紧密合作,从而形成学校与社会的良性互动[8]。高水平的“双师型”队伍是高等职业院校硬实力最关键的组成部分,是不可替代的重中之重。

  2)在高等教育方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人文素质教育水平。无论是学术圈还是社会各界,现在大部分针对高等职业专科院校内涵底蕴不足的批评,在教育形式层面上都集中于人文素质教育的不足,认为高等职业专科院校的教育仅停留在单纯的技术技能教育上,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度不够。这一批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失偏颇,但是高等职业院校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水平大大低于本科院校,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是建设“一流品质院校”、实现内涵式发展所面临的最重要的挑战。

  4结语

  提高人文素质教育水平在师资队伍建设上的手段,主要是通过教师专业发展来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就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其在不同的教育阶段和教育类别下有着不同的内涵。

  在高等职业教育阶段,为了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水平,教师专业发展就是指通过对教师专业意识的养成和专业素养的培养,使教师能够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通过知识传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并通过对学生积极有效的引导,促使学生知识更新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也就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弥补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短板。这对于建设“一流品质院校”、实现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的决定性意义。

  相关论文范文阅读: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难点与对策

  【摘要】本文分析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中教师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脱节、教师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性不高、现有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提出加强学习培训提升科研能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意识、建立适应时代发展的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制度、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考核评价机制等对策,促进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xuebaoqk.com/xblw/4818.html

《“一流品质院校”内涵式发展的路径思考》

学报期刊咨询网

专业提供学报论文发表咨询平台

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

百度十下,不如咨询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