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学报期刊咨询网是专业的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热点关注: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学报经济科学类核心学报体育科学类核心学报
当前位置: 学报期刊咨询网学报论文范文》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对明清论诗影响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对明清论诗影响

发布时间:2019-12-23 17:17所属平台:学报论文发表咨询网浏览:

摘要:元好问《论诗三十首》金元二朝无闻于士林,入明始受瞿佑注意,方孝孺、徐祯卿、都穆、许学夷等相继关注并有论评,可惜三言两语,点到即止,欠缺全面及深入,对诗坛并未构成影响力,更谈不上推动论诗风气。清初,钱谦益及王士祯,亡国情怀与遗山合,前者

  摘要:元好问《论诗三十首》金元二朝无闻于士林,入明始受瞿佑注意,方孝孺、徐祯卿、都穆、许学夷等相继关注并有论评,可惜三言两语,点到即止,欠缺全面及深入,对诗坛并未构成影响力,更谈不上推动论诗风气。清初,钱谦益及王士祯,亡国情怀与遗山合,前者仿遗山《中州集》撰《列朝诗集》,后者位高权重,仿遗山作论诗绝句,影响所及,士子跟风。连科场考试题目也曾一度涉及遗山,故此遗山诗文大受士林重视,影响深远。

  清代论诗之风,澎湃汹涌,终至泛滥。士人作论诗绝句,动辙数十首或过百首,有些诗题盲目加上“仿遗山体”或“遗山体”,但内容却全与遗山无涉,甚而扩展至论画、论词、论印、论曲、论泉、论钞、论藏书等。清代学者研究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著者有查慎行、翁方纲、施国祁、宗廷辅。不过,成果颇多争议,尤以翁方纲为甚。其可取者,以施国祁及宗廷辅为优。

  关键词: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瞿佑;钱谦益;王士祯

诗词

  1绪言

  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是一长篇诗史,上始汉魏,中历晋代、刘宋、北魏、齐梁、唐代,以迄北宋。所论述的诗家有:曹植、刘桢、张华、阮籍、刘琨、陶潜、潘岳、陆机、谢灵运、沈佺期、宋之问、陈子昂、李白、杜甫、元结、韩愈、柳宗元、刘禹锡、卢仝、孟郊、元稹、李商隐、温庭筠、陆龟蒙、欧阳修、梅圣俞、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秦观、陈无己等人。

  元好问论诗严分正体、伪体,推崇诗具汉魏风骨、风云气势、天真自然、清淳淡雅、韵味天然,反对繁缛堆砌、晦涩难明、怪诞奇险、苦吟雕琢、模拟失真、俳谐怒骂、女儿娇态。同时,元好问亦重视人品与诗品的关系,强调人品与诗品是两个独立的个体,而人品则高于诗品。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洋洋大观,沉寂于金元,萌芽于明,大放异彩于清,取得丰硕成果,本文铺陈其事,祈望大雅君子指正!

  2《论诗三十首》与明代论诗绝句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成诗于28岁,其论诗观点并无时人提及,亦不见载于他集,在金元两朝备受冷落,甚至元好问诗集选本亦不见载录。入明以后,文学家瞿佑(1347-1427)仿元好问《唐诗鼓吹》体例,编纂《鼓吹续音》,收纳宋金元七律1200首,分为12卷。其《题鼓吹续音后》云:“《骚》《选》亡来雅道穷,尚于律体见遗风。平生莫售穿杨技,十载曾加刻楮功。

  此去未应无伯乐,后来当复有扬雄。吟窗玩味韦编绝,举世宗唐恐未公。”诗中末句“举世宗唐恐未公”,可见其人不满当时诗坛宗唐抑宋之风,认为唐宋诗各有特色,不宜有所偏。瞿佑整理大量前人作品,独具慧眼,发现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的诗论,也有宗唐抑宋之见,尤其是贬抑江西诗派更不遗余力。

  他虽然欣赏遗山,但仍就《论诗三十首》关于“女郎诗”及“东野诗囚”问题作出评点,首开论评《论诗三十首》的先河。《归田诗话》卷上“山石句”条载:遗山《论诗三十首》,内一首云:“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拈出退之山石句,始知渠是女郎诗。”

  初不晓所谓,后见《诗文自警》一编,亦遗山所著,谓“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晚枝”,此秦少游《春雨》诗也。非不工巧,然以退之山石句观之,渠乃女郎诗也。破却工夫,何至作女郎诗?按昌黎诗云:“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遗山固为此论,然诗亦相题而作,又不可拘以一律。如老杜云:“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俱飞蛱蝶元相逐,并蒂芙蓉本自双。”亦可谓女郎诗耶?[1]1024上引中,瞿佑认为作诗“相题而作”,“不可拘以一律”,某首作品,乃一时的情感流露,并不代表其人一贯诗风。

  例如杜甫诗以“沉郁顿挫”见称,偶有女郎诗并不足为奇,其诗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等句,也具女郎诗韵味,不可就以此诗句气息代表杜诗风格。瞿佑《归田诗话》“东野诗囚”条又载:遗山《论诗》云:“东野悲鸣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诗囚。江册万古潮阳笔,合卧元龙百尺楼。”推尊退之而鄙薄东野至矣。

  东坡亦有“未足当韩豪”之句。又云:“我厌孟郊诗,复作孟郊语。”盖不为所取也。东野诗如“食荠肠亦苦,强歌声无欢。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宽”?又云:“夜吟晓不休,苦吟鬼神愁。如何不自闲,心与身为雠。”气象如此,宜其一生局蹐也。惟《登第》云:“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颇放绳墨。然长安花,一日岂能看尽?此亦谶其不至远大之兆。[2]

  1243引文中,瞿佑直言遗山“推尊退之而鄙薄东野至矣”。东野诗风“寒”,满纸衰飒愁苦,如“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宽”,“苦吟鬼神愁,……心与身为雠”。虽然如此,瞿佑指出东野也有“颇放绳墨”诗句,如《登第》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之句。

  总之,作诗相题而作,不可“拘以一律”就代表其个人诗风,此即不可以偏概全。继瞿佑之后,谈论诗者,明初散文三大家之一方孝孺(1357-1402)也是能手,其《论诗》绝句五首之一论李杜云:举世皆宗李杜诗,不知李杜又宗谁?能探风雅无穷意,始是乾坤绝妙词。此诗颂扬李杜诗宗三百篇,继往开来,成就一代诗学。自从韩愈《调张籍》提出“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之后,历来学诗、论诗者多宗李杜,而忽略《诗经》。

  《诗经》为诗道之本,强调诗作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李杜诗歌之所以伟大,皆因他们善于继承《诗经》风雅传统所致。正如李维桢《合刻李杜分体全集》序所说:“夫李杜学诗,必本《三百篇》,人安能舍《三百篇》而学李杜?”元好问在《论诗三十首》中,开篇即慨叹“正体无人与细论”,元氏所说的“正体”概念,来源于杜甫《戏为六绝句》的“别裁伪体亲风雅”,杜诗以“伪体”与“风雅”相对,只有“正体”才合“风雅”。方孝孺论风雅之见与元好问同。此外,有“吴中四才子”之称的徐祯卿(1479-1511),其论诗绝句《自题谈艺录三绝句》之一云:末世诗篇百态新,五言苏李等遗尘。不知覆瓿销沈处,枉却前朝几许人。

  此诗抨击“伪体”诗纷乱横行,“正体”诗埋没草莱,无人理会和“细论”。作者于首句中,慨叹列朝晚期的诗坛,往往出现一些以新奇怪异取胜的伪体诗篇,故言“末世诗篇百态新”,其思维概念深受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其一“汉谣魏什久纷纭,正体无人与细论”及其二十六“肯于坡诗百态新”句,所影响而来。次句所谓“五言苏李”,是指苏武与李陵的五言赠答诗,其言感情真挚,质朴自然,味同古诗十九首,属五言正体诗风。此处喻正体诗风好像尘埃般被遗弃。

  末二句进一步指出,由于伪体诗风盛行,迫使不少优秀诗篇枉作“覆瓿销沈”,白白浪费不少前人为匡扶正体诗风,付出的努力。明藏书家、金石学家,都穆(1458-1526)著有《南濠诗话》。其《学诗诗》三首之一云:学诗浑似学参禅,不悟真乘枉百年。切莫呕心并剔肺,须知妙语出天然。此诗强调作诗无需刻意雕琢,语出天然为贵。宋代诗评家吴可(字思道、藏海居士)尝写以禅喻诗的《学诗诗》三首,历代追和者大不乏人。在众多的追和之作中,以明代都穆所作最具特色。

  都穆认为参禅与学诗都需要经过“悟”的关键阶段,而“悟”是一个自然、天然的机遇,不必要呕心剔肺而有所创作。元好问对陶潜的评价:“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按照都穆的标准,陶潜可算得上是一位真正参透了诗道的人。可以说,元好问的诗观与都穆的参禅观,都是以崇尚天然真淳为本。此外,都穆反对作诗俯仰随人,其《南濠诗话》载遗山诗句云:“予谓今人之诗,惟务应酬,真无为而强作者,无怪其语之不工。元遗山诗云:‘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知此病者也。”从上述引文来看,都穆恪守遗山论诗精神,反对作诗“俯仰随人”。

  都穆在《南濠诗话》中,也曾就《论诗三十首》作出其他论评,抛出最具争议性的论题:心画心声[1]1356,此议题导致清人争论不休。明末诗论家许学夷(1563-1633)编有《诗源辨体》一书。是书编写历时40载,易稿12次,凡38卷,论评1115则,取材丰富。其论评内容,上起诗经,下迄明代,诗论公允,新见颇多。书中对《论诗三十首》的批评是“其论甚正”[2]391及“又皆中的”[2]362。

  3《论诗三十首》与清代论诗绝句

  明末清初,钱谦益为江左三大家之首,掌文盟数十年,极推崇遗山,尝言“眉山之学,流入于金源,而有元好问”,并曾为《唐诗鼓吹》及《中州集》作序。上述二书,经他这位名人品题,身价十倍,而元好问的诗作,包括《论诗三十首》在内,相应备受关注,为清代论诗风气播下种子。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江苏常熟人。明万历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加宫保。入清后,官内秘书院学士,兼礼部侍郎。着有《初学集》《有学集》等,又仿《中州集》编有《列朝诗集》。

  其《姚叔祥过明发堂论近代词人戏作绝句十六首》之一云:姚叟论文更不疑,孟阳诗律是吾师。溪南诗老今程老,莫怪低头元裕之。诗下有小注云:“元裕之谓辛敬之论诗,如法吏断狱,如老僧得正法眼。吾于孟阳亦云。”钱氏之说来自《中州集》卷十“辛愿(敬之)小传”,其文曰:“敬之业专而心通,敢以是非黑白自任。每读刘、赵、雷、李、张、杜、王、麻诸人之诗,必为之探源委、发凡例、解络脉、辨清浊、权轻重,片善不掩,微颣必指。如老吏断狱,文峻网密,丝毫不相贷;如衲僧得正法眼,征诘开示,几于截断众流。”上段小传,可见辛愿其人的治学态度非常认真。

  上诗首句“姚叟”,即明姚士麟也。士麟字叔祥,浙江海盐人,学问奥博,诗中称誉其人学问,持论公允。次句“孟阳”,即程嘉燧(1565-1644)也,程嘉燧字孟阳,号松园,休宁人,晚明著名诗人,善画,其诗甚得诗坛领袖钱谦益激赏,誉其诗“清辞丽句”“照见古人心髓”“迥别于近代俗学者”,钱氏对他甘拜下风,认作门生,故有“孟阳诗律是吾师”之语。

  第三句诗中,钱谦益以程嘉燧(孟阳)为辛敬之,而自己则以元好问自任,不过,在第四句中,却戏言“莫怪低头元裕之”,除自谦向程嘉燧低头外,这样,连带元裕之也向辛敬之低头。康熙时,王士祯(1634-1711)为当世诗坛盟主,有“论诗绝句四十首,盖仿元裕之作”,洋洋洒洒,遂开论诗风气之先,时人争相仿作,成为一股热潮,并且浩浩荡荡,声势日益壮大。

  王士祯,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人,顺治乙未进士,官至刑部尚书。着有《带经堂集》《带经堂诗话》等。其《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35首,历评六朝至明代的诗人。又有《冬日读唐宋金元诸家诗偶有所感各题一绝》于卷后凡七首,其中论元好问云:载酒西园追昔游,画栏桂树古今愁。兰成剩有江南赋,落日青山望蔡州。此诗主要论述元好问在金亡后的情怀,有如庾信。

  首句言好问追怀昔日诗侣文友,雅集于西园的情景。次句以画栏与桂树见证时代的变迁,历尽兴亡盛衰,十分令人感慨!第三句以庾信比喻遗山,二人同遭亡国之痛,情怀一致,只能以文章传世,庾信哀尽江南,有《哀江南赋》之作,遗山以诗存史,有《中州集》传世。末句言遗山悲怀故国,于日暮时分,遥望故都蔡州,不胜感触!清人论诗风气的源流,丁咏淇在其《论诗绝句五十首》自序中,扼述其要说:“论诗绝句发源于杜陵,衍脉于遗山,疏渝决排于渔洋,尧峰、迦陵。

  余杜门闲居,耽情吟咏,窃欲为兹道推波助澜,蠡测所及,得诗五十首。”在时人争相“欲为兹道推波助澜”之下,仿效元遗山论诗之作,蔚成风气,并且一度列为试场考题。据张晋(?-1819)《仿元遗山论诗绝句六十首》附注云:“元遗山论诗绝句,渔洋仿之,久已脍炙人口。近小仓山房亦有此作,半属怀人之句。客岁石芳师尝以此题试平阳试,竟无作者。”虽然“竟无作者”,其带来的影响是轰动文坛,士子不敢怠慢,积极仿作论诗,而元遗山遂成为诗坛偶像,其《论诗三十首》也是学习的焦点。

  钱大昕(1728-1804)《十驾斋养新录》载:“元遗山《论诗绝句》,效少陵,‘庾信文章老更成’,诸篇而作也。王贻上(士祯,1634-1711)仿其体,一时争效之。”[3]390其实,仿遗山体之作,早就见于明末诸生虞鈖《论六朝人绝句仿遗山体十六首》[4]1507。及至清代,“仿元遗山体”之热潮,好像滚滚洪流,势不可挡,卒成泛滥。

  诗人争相仿效元体,使得几乎所有论诗作品,无论其内容为何,在诗题上动辄添加仿元遗山体或仿遗山体一词,以作标榜,如果诗题未见提及,则另有附序予以补说,例如:尹嘉年《论国朝人诗仿遗山体十首》[5]395、彭光澧《论国朝人诗仿元遗山三十六首》[5]689、吴应奎《读明人诗戏效遗山论诗绝句三十五首》[5]785、韩印《论白门近日诗人戏仿元遗山诗十九首[5]1001》、黄维申《论诗绝句四十二首附序》[5]1292、廖鼎声《拙学斋论诗绝句一百九十八首附序》[5]1328、唐仁寿《论六朝诗绝句仿元遗山体八首》[5]1328、林枫《论诗仿元遗山体十二首》[5]1361、林昌彝《论本朝人诗一百五首附附序》[5]1009、朱彭年《仿元遗山论诗绝句十九首》[5]1403、蔡邦甸《咏唐人诗仿元遗山论诗绝句十四首》5]1446、蒋其章《论六朝人诗绝句仿遗山体二首》[5]1455、冯煦《论六朝诗绝句仿元遗山体十六首》[5]1533、苏念礼《仿遗山绝句五首》[5]1638、秦锡田《沪上论诗绝句仿遗山体十九首》[5]1639。上述各诗的诗题都有以遗山体为标榜,而内容则与元遗山无涉,可见元遗山《论诗三十首》对诗家的影响,已致疯迷状态。

  其后,论诗的仿作风气,除为时尚外,且别辟蹊径,转论其他文艺。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指出:“厥后宋牧仲,朱锡鬯之论画,厉太鸿之论词论印,递相祖述,而七绝中又别启一户牖矣!”[3]390除论诗、论画、论词、论印成为时尚风气外,尚有论曲,此由清名儒凌次仲倡之,其《校礼堂诗集》载有论曲三十二首[6]456,论泉亦应运而生,刘燕庭撰《嘉荫簃论泉绝句》一书,收诗二百首,开论泉诗歌创作之先河。是书例言云“是诗专为论泉、非同咏物。故敷佐援引,概从其略”,并交代写作体例的渊源,说是“仿渔洋论诗绝句体,聊备数典,不敢言诗”。

  作者所提及的“仿渔洋论诗绝句体”,其源出自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此外,以绝句方式来“论钞”“论藏书”亦为时尚,至于其他文艺创作,动辄就加上“论”字,使整个文艺界生气勃勃,创造了一个新文艺时代,元好问厥功甚伟!杜甫及元遗山的论诗效应,相信是他们始料不及的。

  4清代学者论评《论诗三十首》概述

  入清以后,随着官方对金源文献的重视,人们对遗山《论诗三十首》予以较多的关注,除了众多论诗仿作外,还出现了一些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其中较重要的有:

  4.1查慎行《初白庵诗评》

  清代学者中,查慎行最先对《论诗三十首》作出大幅度的论评。他从《论诗三十首》选出其中十七首作出评述。其论评相当简要,侧重于各首诗旨为主,如评第一首说“分明以疏凿手自任”;评第七首说“拔出中州《敕勒歌》,大为北人泄气”,有的兼及短评,如评“论功若准平吴例,合着黄金铸子昂”这两句,概括说“妙在关合齐梁”就算。查氏持论客观公允,对遗山之短,也不讳言,如评论诗最后一首诗说:“文人习气,好评量古人,而又恐人议己,先生亦复不免。”但个别论诗观点值得商榷,如“苏门果有忠臣在,肯放坡诗百态新”这两句诗,查氏释义说:“苏门诸君,无一人能继嫡派,才有所限,不可强耳。”[7]88这种解释,就有误解遗山诗旨之嫌。

  4.2翁方纲《石洲诗话》

  翁方纲《石洲诗话》一书,多次论及《论诗三十首》,且论述比较详细,如卷一关于“排比铺张特一途”的论说[8]1373-1374,及卷八关于“古雅难将子美亲”的辨析[8]1507-1508,皆有四五百字之多,而最值得重视的是卷七对《论诗三十首》的疏解。该卷选录《论诗三十首》其中十八首,逐首作出疏解,由于观点欠持平,难免有偏颇失当之处,虽间有所得,但失大于得。

  4.3施国祁《元遗山诗集笺注》

  施国祁《元遗山诗集笺注》一书,对《论诗三十首》各诗的笺[9]523-534,其重点是注释语言的出处,也征引前人对《论诗三十首》的论评,如查慎行、瞿佑、都穆等人的相关言论,差不多全部收录。就此而言,是书带有集评的性质,为人们研读《论诗三十首》提供了便利,直到今天仍有较大的参考价值。但施注不足之处甚为明显,一是在理论上几乎没有什么发明,二是对每首诗的含义没有作出归纳,三是注释时有疏漏。

  如以《北史·斛律金传》注释《敕勒歌》、以元稹与刘采春之事注释“鉴湖春好无人赋”,都存在明显的失误。其原因正如施氏自己在序例所说,“偶为友人怂恿,复聚书册,匆匆解注,七月而成”,全书仅用七个月时间,足见其笺注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其“俭腹”所限,结果使他有“贻笑于大方之家”[9]22的担心,不幸却成为事实。钱钟书评其书“大病尤在乎注诗而无诗学”[10]148,责言颇重。

  4.4宗廷辅《古今论诗绝句》

  宗廷辅《古今论诗绝句》一书,不仅选录了《论诗三十首》,还选录了元好问其他论诗作品,如《自题中州集后五首》等。宗氏对每一首选录的论诗,都予以疏解,偶尔涉及语言注释,如释“浪翁水乐无宫征”一句,曰:“次山有《水乐说》,纪南磳之悬水,见本集补遗。”[11]

  71大概是补充施注。宗氏有时也征引瞿佑、查慎行、翁方纲等人的相关言论,其重点是揭示各诗主旨,多有可取:如解释“沧海横流却是谁”一句“咎在作俑”[11]74,则很有见地;又如论评其十四“出处殊途听所安,山林何得贱衣冠?”一诗说:“山林台阁,各是一体。宋季方回撰《瀛奎律髓》,往往偏重江湖道学,意当时风气,或有藉以自重者,故喝破之。”[11]

  69宗氏所言,虽属推测,其说有理。不过,宗氏评论《论诗三十首》,也有一些不确之处,如其十九“万古幽人在涧阿”一诗,他认为是批评陆龟蒙“绝无忧国感愤之辞”[11]72,则有失遗山诗旨。由上可见,清代学者对《论诗三十首》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中以施国祁、宗廷辅最为突出,但研究层面还停留在评点注释方面,且谬误颇多,其中尤以翁方纲为最。

  5结语

  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成诗于28岁,诗成之后,终其一生甚至在元朝都未为人注意,遑论作出批评。入明以后,文学家瞿佑、散文家方孝孺、诗家徐桢卿、藏书家都穆虽然对《论诗三十首》作出回应,但质与量都很单薄,点评焦点往往欠深人,点到即止,虽然如此,但也是一个很好的开端,为后世学者留下广阔的研究空间元遗山生于金元易代之际,明末清初诗坛盟主钱谦益,其人身世背景遭遇与遗山同,都属亡国遗臣。钱谦益酷爱遗山,曾为《唐诗鼓吹》及《中州集》再版作序,又仿《中州集》编制列朝诗集。钱谦益推崇遗山,赏仿遗山有论诗绝句之作,对论诗风气有一定的鼓吹作用。

  继钱谦益后,王士祯是当世文坛祭酒,又为朝廷高官刑部尚书,其人缅怀前朝心境与好问同,故诗有“兰成剩有江南赋,落日青山望蔡州”句。仿作论诗之风,在他振臂高呼,一呼百应下,遂成风气。清代论诗风气,急促发展澎湃,其中一个原因与科场考试有关,有一年试题涉及“元遗山论诗绝句”,起初虽然“竟无作者”,其带来的影响是轰动文坛,士子恶补遗山诗文,《论诗三十首》也成为学习的焦点,再加上文坛领袖钱谦益、王士祯等人的推动,论诗风气遂成热潮。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对清代文坛的影响力是多方面的,除出现论诗热潮外,也出现以诗论画、论词、论印、论曲、论泉、论钞、论藏书等多元化创作,壮大了诗坛的创作领域。清代学者对《论诗三十首》的研究,其著者有查慎行、施国祁、宗廷辅、翁方纲等人,各人的研究层面,停留在评点注释方面,且谬误颇多,其中尤以翁方纲为最,整体而言,研究成果以施国祁及宗廷辅为优。有一点值得思考,满州人与元遗山同属女真血统,满州入主中原,元遗山的文名,必受当朝领导人着重,把他作为政治宣传,以有利于治政,此亦不无可能。

  参考文献:

  [1]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许学夷.诗源辨体[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3]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

  诗词方向论文范文阅读:中国古诗词歌曲的特点及其语言特色对演唱风格的影响

  摘要:中国古诗词歌曲是传统文化与艺术领域结合的重要表现,凭借独特的艺术表达形式、创新的创作载体达到传承中国传统音乐的效果。透过中国古诗词歌曲的歌曲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的文化底蕴,更好的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给人一种回味悠长之感。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xuebaoqk.com/xblw/4873.html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对明清论诗影响》

学报期刊咨询网

专业提供学报论文发表咨询平台

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

百度十下,不如咨询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