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学报期刊咨询网是专业的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热点关注: 论文检索页是什么意思 如何证明自己发表的论文见刊了 可以快速见刊的普刊有哪些?
当前位置: 学报期刊咨询网学报论文范文》贵州营养繁殖蕨类植物整理研究

贵州营养繁殖蕨类植物整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9 17:14所属平台:学报论文发表咨询网浏览:

摘 要:通过相关书籍、文献的查阅及搜集,对分布于贵州可通过珠芽或鞭叶体营养繁殖的蕨类植物进行整理。 结果表明,贵州具珠芽或鞭叶体等营养体的蕨类植物共9科12属35种。 其中在其叶轴中上部或近顶端的位置能产生珠芽的种类有24种; 能在叶轴先端延伸成鞭状,着

  摘 要:通过相关书籍、文献的查阅及搜集,对分布于贵州可通过珠芽或鞭叶体营养繁殖的蕨类植物进行整理。 结果表明,贵州具珠芽或鞭叶体等营养体的蕨类植物共9科12属35种。 其中在其叶轴中上部或近顶端的位置能产生珠芽的种类有24种; 能在叶轴先端延伸成鞭状,着地生根的种类有13种。 此类蕨类植物资源具有多种开发利用价值,主要集中在药用、观赏、食用等方面。

  关键词: 贵州; 蕨类植物; 营养繁殖; 珠芽; 鞭叶体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蕨类植物(Pteridophyta)也称羊齿植物,是热带、亚热带山地植被中草本层和层间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1]。 自然条件下,蕨类植物的繁殖除以孢子繁殖为主外,还可用根状茎和根、叶等部位产生无性芽孢与顶端分生组织来繁衍后代[2]。 目前,国内外对于蕨类植物商品化生产的方式存在较大差异,国外以孢子繁殖为主,而国内则是依靠从国外进口种苗进行分株繁殖,但其发展受繁殖系数低下影响明显[3]。

  然而蕨类植物中产生的珠芽或鞭叶体是由营养体直接分化而来,处于个体发育中较成熟的阶段,具有遗传性状稳定、生态适应性强等特征[4],脱离母株后,落地接触土壤可发育新成的植株,起繁殖的作用。 但对于贵州蕨类植物使用营养体进行繁殖的专性报道较少,目前对能产生珠芽或鞭叶体的种类的研究仅见鞭叶铁线蕨(Adiantumcaudatum )[5]、单芽狗脊(Woodwardia unigemmata)[6-15]、岩穴蕨(Ptilopterismaximowiczii)[16]、过山蕨(Camptosorussibiricus)[17-21]、倒挂铁角蕨(Aspleniumnormale)[22]、长叶铁角蕨(Asplenium prolongatum)[23-24]、云南铁角蕨(Asplenium yunnanense)[25]、长叶实蕨(Bolbitisheteroclita)[26]、中华刺蕨(Egenolfiasinensis)[27]、马来铁线蕨(Adiantummalesianum )[28-29]等。 本文主要是将贵州能产生珠芽或鞭叶体等营养体的蕨类植物种类的信息提取、汇集后进行归类、整理和系统的分析研究,以期为今后能使用营养体进行繁殖的蕨类植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方法

  通过查阅《贵州蕨类植物志》[1]、《中国植物志》(2~6卷)[30]等书籍,以及相关的文献资料,对得到的资料进行统计、整理后获得贵州具珠芽或鞭叶体等营养体的蕨类植物资源数据信息,并对具珠芽或鞭叶体蕨类植物的物种组成(按秦仁昌[31]的方法排列)、营养器官着生位置以及开发利用价值等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类组成

  查阅相关书籍及文献资料后,经统计整理贵州具珠芽或鞭叶体等营养器官的蕨类植物共有9科12属35种。在科级水平上,含5种以上的科有铁角蕨科(Aspleniaceae)(9种)、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7种)、铁线蕨科(Adiantaceae)(5种)、蹄盖蕨科(Athyriaceae)(5种)共有26种。 其余的科所含的种类都不足5种,且乌毛蕨科(Blechnaceae)、金星蕨科(Thelypteridaceae)、叉蕨科(Aspidiaceae)这3科仅含1种。

  属级水平上,含5种以上的属有4个,分别为铁角蕨属(Asplenium )(8种)、耳蕨属(Polystichum )(7种)、铁线蕨属(Adiantum )(5种)、蹄盖蕨属(Athyrium)(5种),共22种,其余的属所含的种类都不足5种。 由此可知,分布于贵州的具珠芽或鞭叶体的蕨类植物种类主要集中在铁角蕨科铁角蕨属,其次是鳞毛蕨科耳蕨属,共15种,占总种数的42.86%,这两个科属是构成此类型蕨类植物的主要组成部分。

  2.2 营养器官着生的位置

  蕨类植物中有的种类可在其叶片上产生与母体具有相同遗传物质的小植株珠芽(不定芽),有的种类能在其侧枝上长出根状的鞭叶体[32],珠芽与鞭叶体前期的生长均由母体提供养分,发育成熟后接触土壤即可生长为新的完整植株。 经统计发现,贵州蕨类植物中可产生珠芽或鞭叶体等营养体的种类共35种,其中能在叶轴顶端或近先端的位置着生1个(或2个)珠芽的种类有鞭叶耳蕨(Polystichumcraspedosorum)、稀子蕨(Monachosorum henryi)、胎生蹄盖蕨(Athyriumviviparum )等24种,且有的种类生长的芽胞外密被鳞片。

  能在叶轴先端的延伸成鞭状的种类有普通铁线蕨(Adiantumedgewothii)、长叶铁角蕨、长叶实蕨等13种。 此外,从相关的资料中还发现,有的种类叶轴先端有时延伸成鞭状着地能生根,有时在叶轴近先端或顶端的位置生长1个(或2个)珠芽,因此在统计生长于贵州可产生珠芽或鞭叶体蕨类植物种类数量时进行了重复统计。

  2.3 开发利用研究

  贵州独特的地理环境及适宜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蕨类植物资源,由于蕨类植物中多数种类不仅具有独特的叶形、株型、叶色等,而且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还具有特定的药用功效,因此目前对此类资源的开发利用途径越来越多元化,主要体现在食用、药用、观赏等方面。

  参考相关的书籍资料[33-40]整理统计可知,分布于贵州的蕨类植物中能产生珠芽或鞭叶体等营养体种类共35种,其中以具有药用价值的种类数量最多,共20种,如半月形铁线蕨(Adiantum philippense)、三翅铁角蕨(Asplenium tripteropus)、蚀盖耳蕨(Polystichumerosum )等,以全草或根状茎入药为主; 可食用的种类只有单芽狗脊、星毛蕨(Ampelopterisprolifera)、稀子蕨3种,食用部位主要为根状茎、嫩叶或不定芽; 具有观赏价值的种类有普通铁线蕨、倒挂铁角蕨、长叶铁角蕨等22种。

  此外,除了具有食用、药用、观赏开发利用价值外,有的种类还具有指示、化工原料等开发利用潜能,如倒挂铁角蕨可指示酸性土壤。 由此可见,分布于贵州的具珠芽或鞭叶体的蕨类植物可供开发利用的种类较多,有的种类还处于未开发状态,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生物论文投稿刊物:《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双月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学术科技期刊(学报级),创刊于1995年,1999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是我国应用生物学和环境生物学的核心刊物。办刊宗旨:交流国内外生物学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进展,加强生物科学研究为国民经济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服务的功能。

  3 结论与讨论

  贵州分布的具珠芽或鞭叶体等营养体的蕨类植物共9科12属35种,按所含种类大小可知,优势科为铁角蕨科、鳞毛蕨科、铁线蕨科、蹄盖蕨科,优势属为铁角蕨属、耳蕨属、铁线蕨属、蹄盖蕨属,其中以铁角蕨科铁角蕨属所含的种类数量最多。 从营养体类型来看,分布于贵州的蕨类植物中能在叶轴先端或近先端的位置长出小植株(或不定芽)的种类较多共24种,能在叶轴的先端延伸成鞭状,着地生根,行营养繁殖的种类有13种。 对具珠芽或鞭叶体的蕨类植物可供开发利用的途径较多,主要体现在食用、药用、观赏等方面。

  目前对具珠芽或鞭叶体等营养体的蕨类植物的相关研究主要有鞭叶铁线蕨的分株繁殖[5]、单芽狗脊的营养器官解剖学研究[6]、生境观测及其芽胞发育过程的研究[7]、其与狗脊亲缘关系的比较分析[13]、化学成分和药用价值[8-12,14-15]; 岩穴蕨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及分析[16]; 过山蕨组培技术研究[17-18]、化学成分分离鉴定[19-21]; 倒挂铁角蕨复合体种的网状进化及物种形成研究[22]; 长叶铁角蕨栽培方法[23]与形态解剖特征研究[24]; 利用叶绿体基因rbcL,trnL-F 和rps4-trnS 分析云南铁角蕨与泸山铁角蕨的关系[25]; 长叶实蕨栽培管理研究[26]; 中华刺蕨配子体发育研究[27]; 马来铁线蕨配子体发育和孢子组织培养研究[28-29]; 胎生蹄盖蕨和川黔蹄盖蕨(Athyriumiseanum )模式产地、生长海拔及环境信息的整理研究[41]。

  蕨类植物珠芽或鞭叶体等营养器官是从母体上直接发育而来的,保持了母体优良遗传基因。 相对于孢子繁殖困难的种类而言,可作为一种非常有效的补充繁殖方式[32]。 因此,在蕨类植物的繁殖过程中,用母株产生的珠芽或鞭叶体进行繁殖不仅可丰富植物繁殖途径,而且有利于种群传播、扩散和数量的增加[42],且通过形态学及解剖学研究珠芽发育过程表明,使用珠芽这一营养器官进行繁殖是生态适应的重要机制[6]。 贵州蕨类植物资源丰富,可开发利用的种类较多,但绝大多数种类都生长在山野林间,人们缺乏对这类资源的了解,所以目前已开发利用的种类只有极少一部分,若能将蕨类植物利用珠芽或鞭叶体进行无性繁殖方式利用好,尤其是那些在野生环境下孢子量少或孢子繁殖困难的种类,这将对蕨类植物大规模的人工繁育、生物多样性的保持及自然界生态平衡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培善,王筱英.贵州蕨类植物志[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1:1-727.

  [2]张百誉,钟运芳.蕨类植物的繁殖[J].植物杂志,1991,18(2):12-13.

  [3]余智城,何雪娇,郑少缘,等.蕨类植物常规孢子繁殖技术研究进展[J].福建热作科技,2017,42(4):51-53,56.

  [4]邹园.珠芽蓼的开花结实与胎生繁殖[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09.

  [5]曾宋君.铁线蕨的观赏价值及繁殖栽培[J].园林,1997(1):31.[6]叶红环,廖海民,苟光前,等.单芽狗脊营养器官的解剖学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19,39(7):1154-1162.

  [7]杨鹏,刘世彪,朱杰英,等.单芽狗脊蕨的生境观测及其芽胞发育初步研究[J].生物学杂志,2011,28(3):39-41,53.

  [8]兰亚玲.单芽狗脊成分研究[D].武汉:湖北中医学院,2009.[9]杨明惠,杨雪琼,张凤梅,等.单芽狗脊蕨的化学成分[J].中草药,2009,40(10):1546-1549.

  [10]马秉智,高增平.狗脊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紧展[J].药品评价,2004,1(5):383-384.

  [11]彭冰.单芽狗脊有效部位制备工艺及质量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

  [12]王晶,陈功锡,杨斌,等.单芽狗脊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初步研究[J].第八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2009.

  [13]崔亚琼.狗脊(Woodwardiajaponica)和单芽狗脊(Woodwardiaunigemmata)亲缘关系的比较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14]Lam TL,Lam ML,AuTK,etal.Acomparisonof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type-1proteaseinhibitionactivitiesbytheaqueousandmethanolextractsofChinesemedicinalherbs[J].LifeSciences,2000,67(23):2889-2896.

  [15]于秀霞,唐海淑,彭正松,等.不同方法提取狗脊蕨叶片总RNA的比较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615-10616.

  [16]刘莉,舒江平,韦宏金,等.东亚特有珍稀蕨类植物岩穴蕨(碗蕨科)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及分析[J].生物多样性,2016,24(12):1325-1334.

  [17]王旭,扶胜兰,张景景,等.过山蕨组培快繁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6(22):61-62,67.

  [18]关丽霞,白禹萱,李阳,等.过山蕨组织培养技术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9(7):39-42.

  [19]纪梦颖,陶移文,乔晓旭,等.过山蕨水提物的化学成分分离鉴定[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0,26(2):124-128.

  [20]吕凌岳,张岱州,王芳,等.过山蕨乙醇提取物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9,25(14):168-172.

  [21]WangF,JiaQ W,YuanZH,etal.Ananti-inflammatoryCstiryliridoidfromCamptosorussibiricusRupr.[J].Fitoterapia,2019,134.

  [22]常艳芬,倒挂铁角蕨复合体种(Asplenium normalecomplex)的网状进化及物种形成研究[D].北京: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

  [23]朱圣潮.长叶铁角蕨的引种栽培[J].浙江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4):3-5.

  [24]梁晓华,肖敏丹,李学美,等.铁角蕨属与鸟巢蕨属8种植物的形态解剖特征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7,44(7):41-47,2.

  [25]李春香,陆树刚.云南铁角蕨与泸山铁角蕨的关系:来自叶绿体rbcL、trnL-F 和rps4-trnS 序列的证据[J].植物分类学报,2006(3):296-303.

  [26]杨逢春.长叶实蕨的栽培管理[J].中国花卉园艺,2009(4):22-23.

  [27]郭严冬,曹建国,戴锡玲,等.中华刺蕨和长耳刺蕨配子体发育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13,33(2):301-305.

  [28]罗顺元.假鞭叶铁线蕨配子体发育的研究[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9,17(2):164-168.

  [29]罗顺元,王任翔.假鞭叶铁线蕨孢子的组织培养[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7(1):131-132.

  [30]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2~6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

  [31]秦仁昌.中国蕨类植物科属的系统排列和历史来源[J].植物分类学报,1978,16(3):1-19.

  [32]李莉,严岳鸿.蕨类植物的无性繁殖[J].园林,2014(3):32-35.

  [33]乔星,杨颖.中国食用蕨类植物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13,34(10):375-380.

  [34]李朝婵,陈翔,陈训.贵州省食用蕨类植物种类与地理分布研究[J].贵州科学,2009,27(3):84-87,91.

  [35]崔桂友.中国的食用蕨类资源与开发利用[J].中国烹饪研究,1998,15(1):21-28.

  [36]潘炉台.贵州药用蕨类植物[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12:1-387.

  [37]何顺志,徐文芬.贵州中草药资源研究[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7:147-200.

  [38]石雷.观赏蕨类[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1-190.

  [39]曾汉元.我国的观赏蕨类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生物学通报,2008,43(5):9-11.

  [40]杨碧仙,赵俊华,潘炉台,等.贵州省野生观赏蕨类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3997-3999.

  [41]钱长江,杜勇,张红艳,等.贵州蕨类植物模式标本种的整理研究[J].种子,2017,36(8):63-68.

  [42]张锡成,任林昌,陈季恂,等.中国胎生植物的种类和地理分布[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4,32(4):90-91.

  作者:叶红环, 黄凤燕, 张 梅, 李晓芳, 袁茂琴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xuebaoqk.com/xblw/6707.html

《贵州营养繁殖蕨类植物整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