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学报期刊咨询网是专业的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热点关注: 论文检索页是什么意思 如何证明自己发表的论文见刊了 可以快速见刊的普刊有哪些?
当前位置: 学报期刊咨询网学报论文范文》文化视阈下的电影翻译传播策略探析

文化视阈下的电影翻译传播策略探析

发布时间:2021-08-27 16:30所属平台:学报论文发表咨询网浏览:

摘要:电影翻译对于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很多电影中的传统文化术语和表达在翻译过程中并未得到充分、准确地传递,导致译入语观众无法接收到源语背后的文化意象。 本文以电影《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为例,分析电影部分台词的文化内涵、术语英

  摘要:电影翻译对于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很多电影中的传统文化术语和表达在翻译过程中并未得到充分、准确地传递,导致译入语观众无法接收到源语背后的文化意象‍‌‍‍‌‍‌‍‍‍‌‍‍‌‍‍‍‌‍‍‌‍‍‍‌‍‍‍‍‌‍‌‍‌‍‌‍‍‌‍‍‍‍‍‍‍‍‍‌‍‍‌‍‍‌‍‌‍‌‍。 本文以电影《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为例,分析电影部分台词的文化内涵、术语英译策略的得失,并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电影《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英译优秀传统文化术语及表达建议

英语翻译

  一、前言

  随着中国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文化“走出去”已成大势,电影业已成为中国对外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策划指导“普天同映”中国电影海外推广计划,2016年初,《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以下简称《三打》)成为“普天同映”计划的第一步,取得海外票房佳绩。 未来将有更多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电影不断在海外上映,助力推介中国和中国文化。 而如何更真实、全面地将故事背后的文化内涵传达给海外观众,从而增强中国文化在海外的存在感和影响力,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然而在电影译制过程中,传统文化术语在常因语言转换而导致意象缺失。 本文仅以《三打》为例,探讨电影中的传统文化意象传递效果及术语英译策略建议。

  二、 关于电影文化意象的翻译策略综述

  文化意象是“一种文化符号, 它具有了相对固定的独特的文化含义, 有的还带有丰富的意义,深远的联想,人们只要一提到它们,彼此间立刻心领神会,很容易达到思想沟通”(谢天振:1999)。 以巴斯奈特为代表的学者认识到这一点,倡导文化翻译观,认为翻译绝不仅仅是语言的行为,更是文化信息的传递。 字幕的易读性、简洁性固然重要,但文化信息的传递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影视作品的翻译可娱乐大众,传递文化信息(刘玲等:2016)。

  国内电影字幕翻译研究者也对文化类词条的翻译有所关注。 柴梅萍教授(2001)提出用重构、修润与转换等方法来处理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 张春柏(1998)提出凡是直译无法使观众立即听懂的词汇,通常采用意译,将其“化”掉; 但是如果直译并不妨碍人们的理解,往往更容易达到与原文相似的效果。 张婷(2011)提出归化、异化结合的原则,鉴于目前中国电影的现状,多数情况下采取归化策略,便于海外观众理解; 对于目的语观众较熟悉的文化词,以及电影里有明确提示的文化词汇采用异化策略。 可以看出经历了一段时间关于“归化”、“异化”的争论后,大多学者都已摈弃“非黑即白”的思路,认为应对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途径进行合理考量、有机结合。 但就文化意象的外译而言,随着中国文化话语权和影响力的提升,学界对于直译/异化的接受程度也高于以往。

  三、电影《三打》中文化意象的英译策略

  电影《三打》中不乏很多具有浓厚中国文化色彩的词语,“福祸因缘”、“福报”、“妄言”、“化缘”等。 这些文化概念及故事情节中蕴含着较为深厚的中国元素。 以下从这些术语的翻译和意象的传递角度进行分析。

  (一)现译本分析

  笔者对整部电影中的部分包含深厚文化意象的术语和表达进行了整理,发现其字幕翻译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策略。

  (1)归化。

  在处理大部分包含文化意象的术语和表达时,译者均采取了“读者安居不动,而引导作者去接近读者”的归化翻译途径,力求使用词习惯和行文风格更符合译入语的语言和文化规范。 摘取例子如下。

  例1:哎呀大师兄 我饿了怎么办? ——那就去化缘。

  译文:Oh, I�m hungry. What to do? ——Ask someone else for food then.

  (2)缩减式翻译。

  由于时、空的制约,字幕译者常常要采用缩减的翻译策略(李运兴:2001)。 从译文中,不难看出译者曾就观众的认知力和信息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对于一些不影响观众理解的信息进行删减节略,以凸显相关性更强的信息; 而对于观众固有认知结构中缺乏、而在有限时空中又无法补充的信息,译者进行了从略处理。 摘取例子如下。

  例2:金蝉子十世临凡

  译文:Golden Cicada (缩减:“十世临凡”)

  (3)异化。

  当然在涉及一些已为国外观众熟知的术语或概念时,译者沿袭了现有译法,利用音译或直译的方式进行处理。 例如:“福祸因缘”译为“the karma of weal and woe”,还有将“小僧西去的路上绝不跨过一叶苍生” 译为“I can�t leave a single life unenlightened on this journey”。

  (二)文化传播效果分析及重译建议举例

  电影中对具有文化意象的词句翻译,符合文化适应的要求,达到了可读性、通俗性、简洁化的要求,然而也不难发现归化或缩减式处理致使源语的文化特色基本消失不见。 下面摘取部分典型译例进行分析。

  例3:你我缘尽于此。 不用跪我。

  译文:Our Karma ends here. Don�t kneel to me.

  本句“不用跪我”,具有浓厚的文化含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跪拜,额头、两个掌心、两个膝盖着地,将贪嗔痴慢疑这五毒彻彻底底,全部放下。 电影里孙悟空执意分身东南西北四方向师父下跪告别,表示的是对师父的敬意。 而英文中“kneel”一词指“rest one�s weight on one�s knees”,比如“In church you have to kneel during parts of the service”,但没有东方文化中五体投地跪拜的意象。 英文中有个词叫“kowtow”,来源于广东话,字典中解释为“a former Chinese custom of touching the ground with the forehead as a sign of respect or submission”,此处用“kowtow”来代替“kneel”,再合适不过。

  如上分析,过多的归化或省略处理可能会导致原文中的文化含义大打折扣,还切断了译入语观众对于相关文化背景进一步探究的可能性。

  (三)电影中传统术语外译策略建议

  文化交流是翻译的目的,也是电影走出去的重要意义,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化发展必将推动文化的互相渗透。 我国现在也在大力提倡文化“走出去”,使更多的国家和人民能够了解、熟悉、接纳中国文化和价值观。 有些文化意象重构和置换的空间较少,那么译者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不必先入为主地因担心文化交流障碍而急于“换掉”源语中的文化意象和概念,而应该力争在尊重译入语文化和语言表达习惯的同时积极主动地推动文化的相互渗透。 近几年“hukou”、“chengguan”、“jiaozi”、“hongbao”、“guanxi”等典型中国社会文化词汇纷纷被收入牛津词典,“maotai”、“baijiu”等词汇也被越来越多的老外熟知并使用,都充分说明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潜力以及译入语读者对于外来文化具有较大的接受潜力。

  就电影中相关表达的译法而言,不妨试着从以下几个思路入手,以期更好地服务于文化交流的目的。

  (1)吃透原义。 作为译者,可以先从背景入手,深入了解源语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在准确把握意义的基础上着手考虑翻译。 电影《三打》中就存在一些因译者缺乏对文化背景深度了解而出现的误译,例如,“福报”指福利的果报,理同“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指的是善业所带来的福气,英译为“blessed reward”,而电影中唐僧对孙悟空说:“如果我有这个福报,我还想做你的师父”,此处“福报”译为“good fortune”是不准确的,因为后者更偏向于是一种随机运气‍‌‍‍‌‍‌‍‍‍‌‍‍‌‍‍‍‌‍‍‌‍‍‍‌‍‍‍‍‌‍‌‍‌‍‌‍‍‌‍‍‍‍‍‍‍‍‍‌‍‍‌‍‍‌‍‌‍‌‍。 如果对相应的词语进行充分研究了解后再着手翻译,译文会更“信”于源语。

  (2)借鉴他译。 平行文本的使用在翻译过程中已是常见做法,可以大大提高翻译的效率,也使译文更符合译入语的话语习惯。 目前西方国家越来越多人开始对中国经典感兴趣,越来越多的经典已经译入多种语言,比如过去百余年来《西游记》曾以节译、全译的方式经诸多国内外译者的手翻译成英文,其中芝加哥大学余国藩教授的译本饮誉学界,可以作为平行文本进行参考。

  (3)大胆异化。 刘宓庆(2012)提出:“语际转换是两种文化的语言载体的‘换码’,不是文化本身的‘对换’。 译者面对的是渗透到语言的每个层次和方面的外域文化。 因此,要求语际转换完全消除本来就是属于外域人文事物的‘异国情况’是既不可能,也没有什么必要的,甚至是违反语言事实和社会生活发展现实的。 否则就是违背翻译的实质的基本规范。 ”电影字幕翻译不同于文本翻译,虽然没有过多注解的空间供译者去解释,但是却为观众提供了画面、声音和故事情节辅助理解,因此译者在处理传统文化词语外译时,不妨大胆地异化,推动相关文化意象的“走出去”。

  (4)适度归化。 大胆异化并不等于完全忽视观众的可接受性以及交流效果,一刀切地直译、硬译相关词汇。 当译者找不到理想的目的语来翻译某些文化概念或词汇时,适度的归化也是必要的。 比如“杀孽”译为“sin of killing”也未尝不可。

  (5)合理补偿。 在权衡文化交流和观影体验时,除了择善从优地有机结合归化和异化,还可以对一些词语和表达进行合理地补偿性处理,即“忠实”于符合源语,又不至于妨碍观众的理解,如直译加注,比如“西天”则可直接译为“India”。

  翻译论文范例:浅谈汉英翻译中重复使用近义词现象及其应对策略

  四、结语

  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符号的转换,更是一种文化的转换; 既是信息交流,也是文化交流。 尽管由于字幕翻译受诸多条件制约,电影字幕中文化词语外译及文化意象的转换存在很多困难,但是译者应该避免因局限于观影顺畅的需要伤及文化的交流,而在无意中蒙骗了观众。 当今时代电影的对外传播速度、广度都要远远超过文学作品,因而电影在商业传播过程中应该承担起文化传递的责任,作为电影字幕的译者,也应该提高文化意识和文化信息感应能力,在充分理解文化含义基础之上灵活运用多种翻译策略,力争将传统文化在内的各种文化因素尽可能圆满地传递给海外观众。

  参考文献:

  [1]柴梅萍.电影翻译中文化意象的重构、修润与转换[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91~94.

  [2]李婷.汉译英电影字幕翻译[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4):140~141.

  [3]刘玲,潘建虎,王琳.从文化视角看美剧字幕的翻译[J].英语广场,2016(2):23~24.

  [4]刘宓庆.新编当代翻译理论[M].北京: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2.

  [5]张春柏.影视翻译初探[J].中国翻译,1998(2):50~53.

  作者简介:胡萍萍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xuebaoqk.com/xblw/6844.html

《文化视阈下的电影翻译传播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