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学报期刊咨询网是专业的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热点关注: 论文检索页是什么意思 如何证明自己发表的论文见刊了 可以快速见刊的普刊有哪些?
当前位置: 学报期刊咨询网学报论文范文》我国高质量就业创新研究及对策建议

我国高质量就业创新研究及对策建议

发布时间:2021-09-13 16:48所属平台:学报论文发表咨询网浏览:

摘 要:高质量就业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 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劳动力市场中一系列就业问题相继凸显,本文从就业质量的内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几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目前的就业质量,对影响我国就业高质量发展的因

  摘 要:高质量就业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 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劳动力市场中一系列就业问题相继凸显,本文从就业质量的内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几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目前的就业质量,对影响我国就业高质量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具体分析并给出了对应解决措施‍‌‍‍‌‍‌‍‍‍‌‍‍‌‍‍‍‌‍‍‌‍‍‍‌‍‍‍‍‌‍‌‍‌‍‌‍‍‌‍‍‍‍‍‍‍‍‍‌‍‍‌‍‍‌‍‌‍‌‍。

  关键词:高质量就业; 对策建议; 创新研究

创新就业

  1.前言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把就业放在“六稳”、“六保”之首,就业质量也越来越成为国家关注的重点。 我国在党的十八大上第一次提出实现高质量就业,随后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报告中都提到要实现高质量就业,就业政策在新形势下不断创新和完善。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就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要把就业放在经济发展的首要位置。 从最近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看出,就业质量在我国各个时期都给予了高度的强调,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高质量就业也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就业创业论文范例: 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及引导

  2.国内研究进展

  国外对于就业质量概念的研究较早,理论基础较为成熟,国内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研究就业质量,截止到目前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从宏观微观角度对内涵和指标体系的构建等方面进行探索研究,微观角度,从工作特性、就业者的自身特点、工作的匹配度以及劳动者的主观评价等几大维度进行度量; 宏观角度更注重对一个经济体相关就业质量的综合性、整体性评价,以全国和各地区为研究对象进行测算。 目前对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测量的方法主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熵权法等方法。

  赖德胜、苏丽锋等人对中国大陆30个省份的就业质量的测算结果表明,除北京、上海等少数沿海发达地区外,我国整体就业水平不高且地区间差异较为明显。 孙微巍、廉永生等人研究就业质量在全国以及30个省市的差异情况,发现我国各地区就业质量差异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东部沿海省市就业质量普遍偏高。

  梁海艳利用国家卫计委2016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分析我国流动人口就业质量及不同地区就业质量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也得出类似结论。 蔡瑞林、张国平等人从自我感知视角对农民工这一特定群体就业质量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梁秀生等人认为对于应用型本科毕业生来说高质量就业就是所学专业与就业具有较高的适切性,在胜任工作的同时有更好的个人发展空间,提高个人与岗位的匹配度。

  3.就业质量的内涵分析

  高质量就业这一概念相对较新,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概念,在经济所处的不同阶段以及不同的研究对象都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也会随着技术进步、经济发展而不断创新和丰富,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促进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

  就业质量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很难对其进行一个相对完整的概括,目前理论界对其内涵还没有确定的范畴。 基本上可以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上理解,宏观的研究对象是全国范围以及各省市地区,通常用在一定范围内劳动者工作状况各要素的数据加总来表示,不同程度上受政府、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微观的研究对象是个体劳动者本身,一般用来表现劳动者个人工作状况及劳动条件的优劣程度,与劳动者就业相关的所有因素都会直接或者间接的对就业质量造成影响。 由于研究的对象不同,就业质量内涵在宏微观层面是互补而非替代的关系,是反映整个就业过程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并取得相应收入优劣程度的综合性范畴。

  4.我国就业质量发展现状

  由于受到疫情蔓延、中美贸易战等影响,许多企业为维持运作采取裁员、缩小企业规模等措施,2019年,就业政策被列为宏观政策这一举措反映出我国政府对就业问题的高度重视。 我国就业目前不但就业总量压力大而且结构性矛盾日益加剧,既要注重就业数量实现充分就业解决总量问题,又要注重就业质量的提高优化就业结构问题。 实现高质量就业的第一步就是保障充分就业,2020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100万人以上,实现经济全年增长2.3%。 但是就业总量压力还将继续存在,2021年城镇调查失业率在5.5%左右。 我国整体就业质量水平不高,距离高质量就业还有相当长一段路程要走,收入、职业发展、就业稳定性等多个维度都会对劳动者择业产生影响。

  5.发展高质量就业存在的问题

  5.1各地区就业质量发展存在较大差异

  我国整体就业质量虽逐年向好,但各省市地区差距较明显,突出表现为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机会和就业质量都明显高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地区,资源丰富、政策倾斜等有利因素使得其就业机会和就业质量优于中西部地区,呈现出东、中、西部地区就业质量依次递减的趋势,也是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真实写照。 其中,东部地区成为了整体就业质量差距较大的主要原因,就业质量的极化现象比较严重。

  5.2劳动力供给不足

  我国经济由高速度增长阶段进入到高质量发展阶段,由注重量的增长转变为重视质的提高,这就需要具备充足的与岗位相匹配劳动力,但劳动力市场现存劳动力无法满足经济进步对于技术的要求,我国劳动力的整体受教育水平偏低且高教育水平劳动力所学知识难以运用到工作中,农民工群体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中占据了很大份额,他们的受教育程度较低且技能掌握不足,导致很多技术岗位缺失劳动力。 其次人口老龄化加剧、适龄劳动力人口不足等都给我国劳动力市场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工资收入过低也是导致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招工难的原因,很多未出务工人员的工资收入难以维持在城市的基本开销以及老家的儿童、老人的生活,致使他们选择不外出务工。

  5.3人力资本水平低

  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的迅速发展,催生了许多新增岗位,同时也淘汰了一批传统落后岗位,对工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劳动力市场供需错配导致劳动力市场供求结构性失衡越发明显。 人力资本水平较低限制了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的正常调整,同时人才培养的结构不能很好的适应市场调整的速度,产业结构的升级要明显优于就业结构的调整,岗位与劳动者素质不匹配的问题还将继续存在。 技能型人才短缺问题突出,供给缺口进一步拉大,难以适应技术进步带来就业岗位对技能的提高。

  5.4劳动力市场制度不完善

  劳动力市场中城乡二元分割严重阻碍了进城务工农民基本保障的实现,主要分布在低质量的就业岗位,无法享受到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共服务。 以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网络主播等为代表的新型就业形态逐渐常态化,对于就业者本身而言,大部分非正式就业都存在“五险一金”缴纳的缺失,降低就业者对工作待遇的满意度,进而影响劳动力市场就业质量; 反之,由于非正式就业管制较难、管理条件不全面,容易出现偷税漏税现象,与就业质量呈现负相关关系。 劳资关系问题日益凸显,导致劳动者工作效率和积极性不高,加剧劳资冲突。

  6.政策建议

  6.1加大教育、技能培训,提高人力资本水平

  人力资本水平不高是造成我国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性失衡的重要原因,因此提高劳动力整体素质是实现高质量就业的根本保证。 改革完善教育培训体系,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针对于在校大学生群体开设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技能课,建立就业见习基地,更好的适应劳动力市场对技能型、专业性人才的需求。 结合市场需求,加强对已就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实行终身培训体制,定期开展员工间的交流分享会,缩小由技术进步带来的技能人才需求的缺口,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 加大对教育、培训的投资力度,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水平是解决当前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的重要手段。

  6.2完善劳动力市场保障制度,促进公平就业

  针对劳动力市场出现的各种就业形式、就业群体,制定相应的更加完善的保障制度,降低城乡二元分割所带来的农民工就业歧视问题,对非正式就业群体的社会保障予以更多的关注,使其“五险一金”的受众面更广。 社会保障水平的完善有助于衡量就业质量因素中就业满意度这一指标的提高,增强就业的稳定性。 尤其是对于农民工和新型就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来说,他们的就业状态不稳定,灵活性和流动性都较大,各种就业保障的完善与提高都会显著增加他们工作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例如,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在工作途中出现的工伤问题的归属赔付,应加强对灵活就业人员工伤保险的落实和完善。

  6.3促进经济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发展是第一要义,只有经济保持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才能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高质量就业第一步是量的实现,只有先落实好充分就业,降低失业率,然后在此基础上谈质才有意义。 根据各地区发展情况、发展路径规划合理的发展方向,例如,因地制宜鼓励中小企业投资发展,为广大农民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对乡镇企业发展给予一定的政策、资金上的支持,使农民工就近就业,更有利于其就业质量的提高。 注重对农村乡镇以及中西部偏远地区的经济投资和就业的扶持力度,针对各地区优势及特点发展特色产业,从提高其经济发展水平为出发点,带动贫困地区居民先找到工作,再进一步落实质量。

  6.4建立一体化劳动市场,打破制度限制

  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较为严重,不但有城乡二元分割,而且各地区劳动力市场之间分割也非常明显,使得像农民工以及外出务工人员等流动性较大的群体很难自由在各个劳动力市场之间流动,基于此要建立一个高效、公平、劳动力流动自由的一体化劳动市场,打破城乡户籍壁垒,鼓励农村留守劳动力走出来,缓解部分企业用工短缺的压力。 另外还要注重各个地区劳动力市场之间界限的打破,从国家宏观层面出台政策建立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各地区和谐稳定的发展。

  7.结语

  高质量就业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强大力量,在党和国家的号召与重视下,就业质量慢慢取代充分就业成为当前劳动力就业市场关注的重点问题,我国的就业质量在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逐渐向好,但整体发展仍存在许多阻碍因素和限制条件,较为明显的表现为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供给与结构性矛盾并存、人力资本存量低、就业制度保障不完善等,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集中解决影响我国就业质量提高的阻碍因素。

  【参考文献】

  [1]赖德胜,苏丽锋,孟大虎,李长安.中国各地区就业质量测算与评价[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11)

  [2]孔微巍,廉永生,张敬信.我国劳动力就业质量测度与地区差异分析——基于各省市2005—2014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6)

  [3]梁海艳.中国流动人口就业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6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的分析[J].人口与发展,2019(04)

  [4]蔡瑞林,张国平,钱敏.新时代农民工高质量就业的自我感知评价体系研究[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5)

  [5]梁秀生,顾永安,王中教.回归与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析——基于高质量就业视角的审视[J].职业技术教育,2018(34)

  [6]王智烜,邓秋云,陈丽.减税降费与促进高质量就业——基于PVAR模型的研究[J].税务研究,2018(06)

  作者:于鑫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xuebaoqk.com/xblw/6901.html

《我国高质量就业创新研究及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