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学报期刊咨询网是专业的学术咨询服务平台!

热点关注: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学报经济科学类核心学报体育科学类核心学报
当前位置: 学报期刊咨询网学报论文范文》高校英语教学“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研究

高校英语教学“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研究

发布时间:2019-11-02 16:53所属平台:学报论文发表咨询网浏览:

[摘要]在跨文化交流中,我国大学生存在严重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缺乏中国文化底蕴,不能准确运用语言表达中国文化。为此,文章开展了一项教学实证研究,分析导致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的原因,并验证在大学英语课堂加大渗透中国文化的有效性,最终提出了克服高校

  [摘要]在跨文化交流中,我国大学生存在严重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缺乏中国文化底蕴,不能准确运用语言表达中国文化。为此,文章开展了一项教学实证研究,分析导致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的原因,并验证在大学英语课堂加大渗透中国文化的有效性,最终提出了克服高校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症”的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中国文化失语;跨文化交际;大学英语

英语教学

  在跨文化交际盛行的现代背景下,我国高校学生应掌握必需的英文词汇和英文表达来描述中国文化,能娴熟地向世界各国朋友介绍中国文化,展现文明大国的文化自信。然而,我国高校学生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时却经常由于自身积累不够而词不达意,从而无法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交流。南京大学从丛教授2010年曾撰文指出:“许多中国青年学者,英文程度很不错,但在与西方人交流的过程中,并不能体现中国知识分子应该具有的文化素养和独立的文化人格。

  ……立即或多或少地呈现出‘中国文化失语症’,甚至在日常汉语交流中也显示出贫乏的中国文化底蕴,毋庸置疑,这是我国基础英语教学的一个缺陷。”[1]对于这一现象,有研究者提出:“要想克服这个缺陷,各层次的英语教学都应该贯穿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教育。”[2]

  因此,笔者针对高校学生实际学情进行教学实证研究,努力探寻有效途径,以提高学生使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水平,使其在英语交流时具有坚实的文化主体性和文化操守,表现出真正的文化自信。

  一、实证研究

  笔者以所任教的市场营销专业班级(50人)作为实验班,为方便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将另一个授课班级———工程测量班(50人)作为对照班。实验过程由前测、中测、后测、调查访谈构成,从2017年9月秋季学期开始,至2018年6月春季学期结束,持续一整学年度。

  (一)实验前测

  实验前期,对受试者进行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进行测试。测试卷包括15个短语英译汉及15个短语汉译英,3道简答题和1篇小作文。测试以课堂闭卷形式进行,测试过程中不得查阅词典或电子设备,完全凭自身的知识储备独立完成。笔者批改时选用的正确英文表达参照了《中国日报》《报刊新词英译纵横》《二十一世纪英语报》《用英语说中国》只有极少数学生获得及格分,大部分学生的得分主要来自于前两部分试题。

  在简答题和书面表达部分,大部分学生都采用直译的方式,甚至大量使用汉语拼音。受试者在这部分试题上得分极少,其中14人直接放弃作答。可见,受试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症”相当严重。笔者将实验班和对照班实验成绩进行比较发现,两个班水平相当,没有显著差异。笔者在设计调查问卷时,认真研读参考文献,借鉴其他研究者的调查问卷,并与同行反复商量,最后请笔者的研究生导师审核后制定了访谈问卷,以求此项调查的科学性和代表性。

  学生访谈问卷结果显示:90%的受访学生认为在跨文化交际中,中国文化及其英语表达很重要,少数学生(7%)认为无所谓或不重要;90%的学生有很强的民族文化自豪感,大力推崇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他们认为高校有必要也应该开设专门的中国文化课程;80%的学生把自己在对于中国文化的英文表达能力上的提高寄希望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和输入。

  对40名教师的调查问卷显示,受访教师普遍认为所接触的学生都存在严重的“中国文化失语症”,12%的教师坦言,自己在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时,也感到词不达意,力不从心;96%的受访教师认为,大学英语教学应该渗透中国文化,有必要培养学生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而只有极少数教师会在课堂教学中补充中国文化的英文表达。

  总的来说,绝大多数教师都意识到了应在大学外语课堂渗透中国文化知识的英语表达,但很多时候教师因缺乏学习机会得不到相关能力的培训从而很难做到有效渗透。加之教材缺失中国文化内容,教师如果想导入这方面内容,需要自己花时间精力去搜集,这造成备课困难,也就难以坚持下去了。

  (二)实验中期和后期

  笔者以克拉申输入理论为基础,开展将中国英语融入英语教学的实证研究,为期一年。营销专业的50名受试者组成实验组,工程测量专业的50名学生组成实验控制组。教师在第一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活动中都有意识地对实验组进行多样化的渗透中国文化,在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具体做法为:教师备课时,从各类行业英语教材中搜集中国文化的英文正确表达,每次课前印发讲义给实验组,要求每日一读,并抄写词语;每节课都抽查读背情况;每月一次进行中国文化英文表达小测试。

  另外,还不定期布置作业:如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借助网络资源用英语介绍一个中国传统节日、宗教、文化习俗等方面的任意主题,并在课堂上派代表进行汇报。对于控制组,教师只发放讲稿,让他们课后自学,课堂上不做任何要求和专门传授。实验中期和后期,对100名受试者又进行了两次中国英语的测试,并与第一次测试汇总,三次测试结果显示见表2。实验组的中国文化表达能力得到提高,但对照组的改进不是很明显。这就证明:要解决高校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症”,采取中国英语教学的融入是有效的,切实可行的。

  二、结果分析

  (一)高校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症”原因本研究发现,高校学生的“中国文化失语症”相当严重,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点:(1)教学时数有限,教师在课堂上完成书本内容的传授已显吃力,再想补充中国文化的英文表达就难上加难了;(2)现行英语教材注重对西方文化的导入,而对本土文化引入极少,更缺乏范例式的中国文化的英文表达;[3](3)对英语这门学科的过程性考核都是对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考核,内容鲜少涉及对中国文化及其英文表达的考核;(4)部分教师和学生对中国文化在英语学习中的意义不够重视,学生认为学习中国文化应该是在大学语文课堂上需要做的事,部分教师也声称学习外语主要是学习目标语的文化也就是英语文化。[4]

  (二)解决大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症”的对策

  通过对学生和英语教师的问卷调查,内容涉及如何提高中国文化的英文表达能力,从而克服“中国文化失语症”。参与调查问卷和访谈的英语教师以及学生分别从教与学的角度都贡献了宝贵的建议。其中包括:编纂专门的中国文化教材甚至描述中国文化的工具书;为英语教师提供专业的中国文化培训;在考试中增加中国文化测试的内容;英语课程的设计需要重新调整;开设大学英语选修课,把中国文化分成一个个小的模块,制作微课,上传到智慧课堂平台上,便于学生第二课堂使用。[5]

  三、结语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探寻更多有效的途径来提高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帮助高校学生克服“中国文化失语症”。高校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课堂上要加强中国文化传播,将大学英语教学与中国文化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加强中国文化英文表达能力的培训,进而提高大学生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6]使学生能够用英文准确生动地介绍我国的历史文化、特色饮食、节日庆典等,成为真正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积极传播中国文化,把中华文明发扬光大。

  英语教学论文范文阅读:人文教育与高校英语教学研究研析讨论

  因此,就人文教育与高校英语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和科学探讨,重点阐述人文教育与高校英语教学相结合的必要性,并提出有效融合人文教育与高校英语教学的策略,以期为广大高校英语教师提供教学帮助和教学经验,以此促进我国英语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人文教育;高校英语教学;结合;必要性;实施策略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xuebaoqk.com/xblw/4710.html

《高校英语教学“中国文化失语”现象研究》

学报期刊咨询网

专业提供学报论文发表咨询平台

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

百度十下,不如咨询一下